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老戲再現“梨園佳話” 譚門續寫“梨園傳奇”

2017年09月20日 13:15: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一齣《摘纓會》,譚門第六代譚孝曾與其子譚正岩再現了譚門上輩的“梨園佳話”,歷時十一晚的“紀譚”演出,觀眾見證了譚門續寫的“梨園傳奇”。

  自8日開始,“歷史輝煌·今日精彩”紀念譚鑫培誕辰170週年、譚富英誕辰111週年流派經典精品劇目系列展演”於此間持續上演,《定軍山》《陽平關》《惡虎村》《珠簾寨》等流派精品戲輪番登場,除譚氏六代、七代傳人,尚長榮、奚中路、張克等等一眾梨園名角紛紛獻藝。

  對於此間戲迷而言,可謂成就了一番梨園盛事。

  被尊為京劇界鼻祖的譚鑫培,所創唱法世稱“譚派”,行內有“無腔不學譚”之説。譚鑫培的後人譚小培、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岩都繼續從事同一戲種、同一行當,譚門由此被稱為“梨園傳奇”。

  此次“紀譚”演出,除《定軍山》《陽平關》等人們耳熟能詳的譚派代表作,譚孝曾還特別策劃了包括《鼎盛春秋》《清河橋》《摘纓會》在內的好幾齣幾十年沒有登上過舞臺的老戲。

  “全部二三十齣戲,沒有一齣重復,我就想讓人們看看,譚派和老生不是沒有戲,只是缺乏挖掘和整理。”據譚孝曾介紹,這其中《清河橋》甚至沒有影像資料,此番是通過老藝人回憶一點點復原。

  18日晚,“紀譚”系列展演在京收官。闊別舞臺幾十年的老戲《清河橋》和《摘纓會》驚喜再現。

  當晚,譚孝曾在《摘纓會》裏演楚莊王,譚正岩則在《清河橋》中飾演楚莊王,在《摘纓會》裏演唐狡。而在當年,譚門第四代譚富英和第五代譚元壽父子兩人就曾在舞臺上一起演出過《摘纓會》,如今譚門第六代譚孝曾和第七代譚正岩再次聯袂演出,被業內看作又一段梨園佳話。

  在此番“紀譚”的收官演出中,譚孝曾與譚正岩于戲臺上再度展現出譚派酣暢淋漓、穩重大氣的舞臺魅力,譚孝曾欣慰表示,譚正岩的表現頗令自己滿意。而就在幾天前,這位38歲的譚門第七代剛剛成功自己挑梁《鼎盛春秋》,其表現頗得業內讚賞。

  當晚,90歲的譚元壽到場與兒孫一同謝幕,觀眾以持續掌聲致敬譚門仍在續寫的梨園傳奇。(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