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反轉的湯顯祖墓發掘:吸引眼球之外,考古的底線在哪?

2017年09月15日 10:37: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宋宇晟)8月底,江西省撫州市對外發佈湯顯祖家族墓園遺址“考古工作成果”。然而這次“重大發現”隨後出現反轉。

  日前,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副處長張淩對媒體表示,“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批復了湯顯祖家族墓園遺址2017年度考古工作方案,明確提出‘發掘應在充分調查、勘探的基礎上進行,發掘對象應為墓園內相關建築和附屬遺跡,不能涉及湯顯祖墓葬本體’”。張淩説,有關考古單位在開展考古工作的過程中未嚴格按照批復意見實施,存在著擅自發掘墓葬本體、重要考古發現未及時上報等問題。

  命運坎坷的湯顯祖墓

  事實上,此次發掘其實説不上是真正的“發現”,更像是一種“確認”。在史料中,湯顯祖墓的位置有明確記載,甚至後世還能梳理出這座墓葬的遭遇。

  據文獻記載,湯顯祖逝世後葬在今江西撫州市文昌裏靈芝園內,此處也是湯顯祖家族墓園。而從明末以降,此處的墓葬命運坎坷,屢遭破壞。

  有媒體就對於湯顯祖墓的歷史做以梳理。明末清初時,墓葬受戰亂破壞;太平天國時期,毀於戰火。雖然此後經過多次復建和重修,但最終仍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毀,墓園上還建立了一個制冰廠。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八十年代,湯顯祖墓遷址撫州市人民公園,但該墓只是其衣冠冢。

  去年,撫州市推進文昌裏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拆除了該制冰廠。而湯顯祖墓園正位於文昌裏舊城改造區域內。這才引出了此次對湯顯祖墓園的發掘。

  又一次驚世大發現?

  8月28日,江西撫州市發現湯顯祖家族墓園的消息被披露。相關報道指,湯顯祖家族墓園共發現42座明清時期墓葬、出土了6方墓誌銘,並“基本確定”了湯顯祖墓。

  如果繼續發掘,湯顯祖墓當有更為重大的發現。彼時,相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我們相信,在後續的考古工作中,還有更大的驚喜等待大家”。

  不過這樣的消息很快就引起了考古業界的討論。有關注該事件的考古專家向記者透露,考古的原則應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

  但就湯顯祖墓而言,並非搶救性發掘。這位考古專家還對記者表示了這樣的擔憂。“如果這次允許了主動發掘名人墓葬,那麼成都武侯祠的劉備墓是不是也可以挖?慈禧太后的墓雖然被盜過,是不是也可以再挖一次?這樣的話後患無窮。我們還是應主要考慮保護文物。”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副處長張淩日前也對媒體表示,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名人墓葬保護工作。名人墓葬作為地方歷史文化紀念地,應切實加大保護力度,強化日常管理,採取適宜的展示方式,充分表達後人的尊重和緬懷之情。國家文物局不主張主動發掘名人墓葬,堅持名人墓葬發掘應慎之又慎,相關考古成果發佈時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避免炒作。

  “公眾考古”的底線在哪?

  近年來,考古工作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事實上,從幾年前的海昏侯墓發掘開始,公眾對於考古工作的熱情一直未有消減。“將考古大眾化”、“公眾考古”也成為考古工作者越來越願意談論的話題。

  而在此次“湯顯祖墓發掘”事件中,也確實可以看到公眾對文物、考古的熱情。“確認湯顯祖墓”的消息甫一披露,就收穫不少關注。在網路上,更不乏相關討論。

  但對於公眾而言,他們在關注出土文物、古人生活等考古話題的同時,似乎又難以理解“為什麼海昏侯墓可以挖”“為什麼湯顯祖墓不可以挖”這樣的問題。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副處長張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及其中的區別。他表示,像海昏侯墓就屬於搶救性發掘,因為當時已經發現墓葬被盜,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才進行發掘的。如果不是這種情況,更多強調讓地方政府落實保護管理責任。

  他還稱,湯顯祖家族墓園遺址考古工作與撫州文昌裏舊城區改造相關。在拆除工廠之前已經預料湯顯祖家族墓園可能在這個區域,地方政府是希望能把棚戶區改造和文物保護結合起來,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後期具體工作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前述考古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指出,“讓公眾局部地參與某些考古進程”本身並沒有問題,“但不能忘記‘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考古原則”。“不能説挖出來了,轟動一場,大家高興之餘,卻把這個原則忘掉了。那最後可能損害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技術總監孫鍵日前在某沙龍中也談到這一話題。他指出,“我們文物工作的十六字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目前絕大多數的墓葬都是被迫搶救發掘,對水下沉船的考古亦是如此”。他同時認為,對公眾分享“也是文物工作的目的之一”。

  據報道,國家文物局已于8月31日正式約談江西省文物局、撫州市人民政府,並正式致函江西省文物局,明確要求進一步查明核實湯顯祖家族墓園考古工作過程中所發生的擅自進行墓葬發掘、未及時上報重要發現等情況,並儘快將相關調查及處理意見正式上報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對此事件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將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