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敦煌文化要自信地“走出去”堅定地“守祖業”

2017年09月11日 11:14: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蘭州9月9日電 (記者 劉玉桃)9月4日至9月9日,來自美國、法國、埃及、義大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的21家華文媒體高層在甘肅採訪,敦煌市委書記詹順舟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敦煌文化自信地“走出去”,前提是堅定地“守祖業”。

  詹順舟表示,敦煌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庫,也是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的博大基因庫,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全民族的親和力、跨時空的創新力。

  近年來,敦煌將“保護第一”的原則置於發展的首要位置,堅持“祖業保護、事業繁榮、産業發展”良性互動,通過編制規劃、申請立法、科技創新等舉措,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和莫高窟、懸泉置、玉門關等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

  敦煌從張騫鑿空西域,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設立,距今2100多年。大唐盛世是絲綢之路最為鼎盛的時期,也是敦煌最為繁榮的時期,那時的敦煌是中國開放的最前沿,這樣的地位一直持續了1000多年。

  敦煌文化經歷繁榮後沉寂500年,直到1900年藏經洞被發現。詹順舟表示,雖然藏經洞中有3萬多件珍貴文物流散到世界各地,但是這些遺書、經卷、藝術品被很好保存並且供全世界研究,在全世界興起“敦煌學”。

  敦煌在歷史上長期處於開放的最前沿,也是中國第一批內陸開放城市。近年來,敦煌在保護的基礎上加快向西開放步伐。敦煌近五年旅遊業年均增長30%以上,近三年境外遊客年均增長40%。

  詹順舟表示,旅遊業是最具包容性、融合度和帶動力的産業,具備成為對外開放“引擎”的特質。日益大幅增長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遊客給敦煌帶來了國際上的影響力、美譽度、資訊流。所以我們將“融合化”作為敦煌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的重要路徑之一,讓文化産業、現代農業、新興工業、現代服務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發展。

  下一步,敦煌將建成國際空港和口岸,依託這一龍頭正在搭建空港物流園、海關特殊監管區等開放型經濟平臺。

  此外,敦煌即將融入全國高鐵網,完成三條高速公路,開通敦煌至格爾木鐵路,從而形成第二條藏區“天路”。由此,敦煌在“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中成為承東啟西、內外連接的關鍵支點。

  為促進敦煌文化走出國門,敦煌官方支援敦煌研究院在印度、日本、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先後舉辦了敦煌藝術展覽百餘場次。同時,“以文會友”,擴大敦煌“朋友圈”,與韓國南海郡、日本鐮倉市、日光市等近鄰友城交流合作日益常態化。

  目前,敦煌與法國尼斯、義大利威尼斯、美國拉斯維加斯等國際知名城市也在開展積極互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