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蹈評獎活動閉幕

2017年09月08日 15:37: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涼山9月7電(湯雁 鄒立楊)記者從四川省涼山州委宣傳部獲悉,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活動6日晚在四川涼山州西昌市落下帷幕。7日,經過評委會最終的嚴格評選,《長鼓行》、《生在火塘邊》、《長長的辮子》、《銀塑》最終得分分列終評前三名。其中,《長鼓行》與《生在火塘邊》分數一致,並列第一。

  在最後一晚的評比中,除了較為熟悉的藏族、彝族、朝鮮族、蒙古族舞蹈外,還有畬族、苗族、哈尼族的作品參與到評獎中。參評作品表現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各放異彩。呼和浩特民族演藝集團民族歌舞劇院有限公司的舞蹈《爺爺們》展現了全面小康社會到來之際,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新氣象。爺爺們身穿蒙古族傳統服飾,頭戴時髦的黑墨鏡和鴨舌帽,跳起“流行舞”,手中的拐杖時而變成馬頭琴,時而變成水煙袋,舞蹈結尾還擺好Pose集體“自拍”,十分有趣。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的作品《阿嘎人》展現的是藏族人民“打阿嘎”過程中豐富多彩的生活,在勞作的過程中有愛情故事,也有嘻鬧的場景,還有動聽歌聲的傳唱。

  中國舞蹈自古便有“無鼓不舞”的傳統,“鼓”在民族民間舞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在第三場的演出中,觀眾看到了各式各樣的“鼓舞”。《長白又一春》使用朝鮮族的長鼓、扁鼓作為道具舞蹈,展現“師道”在藝術發展中的傳承性;《風起苗舞》將苗族漢鼓、雨棍、沙錘、風鈴等樂器搬到舞臺上現場演奏,還有藝術家引吭高歌演唱原生態苗族歌謠,表達姑娘們在春耕季節的希望和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山之子》使用哈尼族的铓鼓為演出道具,演員們現場一起打擊的鼓點振奮人心,讓人們感受到哈尼族人民的熱情。

  第十一屆“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評獎通過三場精彩的角逐,涌現出了許多極具民族特色的優秀民族民間舞精品。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斌表示,本屆“荷花獎”在題材、內容、體裁多樣性上有所突破,許多作品摒棄過多的套路,回歸到舞蹈本身,編導在創作的過程中深入生活,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在其中,呈現出舞臺上異彩紛呈的樣貌。

  在今年的終評中,大量有趣新潮的漢族作品涌現出來,針對這一現象,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潘志濤表示,民族民間舞應該植根於人民,由人民表演,由人民傳承,漢族人民雖然越來越城鎮化、都市化,但編導更應當堅守住文化之根,才能創作出更多貼合群眾,反映時代風貌的作品。潘志濤肯定了年輕一代編導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也同時指出了他們存在的問題。“民族民間舞的創作首先一定要熟悉民族,那些走馬觀花、浮光掠影式的采風無益於作品的創作,一個嚴肅的藝術家,一個有工匠精神的文藝工作者要踏實的走向民間,甚至於傾盡一生才能鑽研打磨精緻的作品。”

  潘志濤認為,今年“荷花獎”評獎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千人一面、過分抒情的作品還有存在,課堂組合性質的作品也時有出現,面對這一現象,民族民間舞的創作對編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住民族性與風格性,注重作品感與完整性,才能打破創作思維上的瓶頸,讓更多精品力作如荷花般綻放舞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