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五年級小學生書寫水準高於成人?聽小學老師怎麼説

2017年09月06日 08:56: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記者 宋宇晟)4日,北京黑芝麻衚同小學的一堂語文課上,近百名小學生集體跟隨《漢字風雲會》的題目開始聽寫。

  當一檔綜藝節目走進真實的課堂,老師們有什麼看法?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黑芝麻衚同小學的張雯雯老師。

  她告訴記者,“目前學生們在漢字聽寫方面存在的問題仍然集中在形近字、多音字的混淆以及字源、字理方面知識的欠缺,見到字都認識,但見到幾個相近的字詞就容易混淆”。因此,張雯雯覺得,這檔節目對於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確實頗為“有效”,也很“實用”。

  同時她也坦言,這檔節目更多地激發了學生們了解漢字文化的興趣,起到了“普及字詞背後文化層面”的作用。

  當日,記者在現場注意到,聽寫的字詞其實距離大多數人生活並不遠,但確實有很多詞語一時想不起如何書寫。到底該是“打勾”還是“打鉤”?是“形跡可疑”還是“行跡可疑”?是“各行其是”還是“各行其是”?你真的會寫“瓜瓤”這兩個字嗎?而上述這些詞語都出現在了4日的聽寫題目當中。

  《漢字風雲會》導演關正文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曾直言,五年級孩子正常的書寫水準遠遠高於成人平均水準。“大多數成人的書寫能力其實是沒救的。”

  對於這樣的説法,張雯雯覺得,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孩子本身天天在學校,每天接觸語文的時間也比較長,同時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量也非常廣,學校也會經常組織和語文有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孩子們的知識面廣了,所以在識字寫字方面的能力也就強了。而成人也許曾經也是這樣,但可能在工作中用不到,可能就疏忽了這方面文化的積累。”

  不過她同時也坦言,這樣的情況也不絕對。“現在大家對這方面文化的認識也在提高。像前段時間播出的《中華詩詞大會》,我們能看到這麼多人有這樣古詩詞的積累,大家也還挺重視的。”她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