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東方歌舞團新劇用12生肖講中國故事 且舞且樂大氣抒情

2017年08月31日 08:52: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大鼓、印度巫毒鼓、非洲的卡巴沙、南美的海洋鼓,以及沙球、蛙鳴器、鳥哨、雨棍、雷音板、U型蠟尺……各種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打擊樂匯聚一堂,雄渾時氣勢磅薄,溫柔時雨打芭蕉——這是東方歌舞團即將推出的重點原創劇目舞·樂《中國故事 十二生肖》。

  全劇分為四幕十二個節目,從序幕《丑牛牧野》到尾聲《辰龍歸元》,打破常規順序,突破傳統民俗概念,從盤古開天闢地般的拓荒牛之態,到秦漢的猛虎之威;從魏晉風骨的未羊隱逸之形,到大唐巳蛇匯川的包容之姿……以每個生肖動物的性格氣質,對應各大歷史年代的風格氣質,展現中國千年文脈的淵遠傳承。

  在29日晚的探班,記者看到了《寅虎嘯林》《子鼠鬧天》《戌狗嬉風》《酉雞出塵》《午馬奔雲》和《木春》《火夏》的片段,果殼樂器模倣了樹葉在風中沙沙響,巫毒鼓聲仿佛泉水深流,卡巴沙的揮揚好像小雨滴答,海洋鼓響起彷如大雨傾盆,蛙鳴器和鳥哨聲更是亂真,讓觀者如同置身林間田地。

  該劇由東方歌舞團著名編導沈晨擔任總導演。他介紹,劇目靈感源於春晚節目《萬馬奔騰》,由此生發開來産生創作十二生肖的想法。全劇以打擊樂演奏和舞蹈為主要表現形式,選取“日晷”、“晨鐘暮鼓”、“春夏秋冬的四時風貌”等一系列元素,展現十二生肖背後“時間與生命”的宏大主題。

  全劇力求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子鼠鬧天》一則雖然僅僅只是表現夜晚破廟中,五隻老鼠搶位置的情節,但是舞臺上一桌一椅的設置,借鑒京劇《三岔口》的鑼鼓點節奏,五名演員在完成技巧動作的同時必須把握嚴格的節奏,難度由此可見一斑。而《卯兔邀月》則巧妙化用了經典唐詩中的“對影成三人”一句;《午馬奔雲》更是從《八駿圖》中尋求靈感,用了民樂《賽馬》作為背景音樂,可謂大氣磅薄。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董事長宋官林表示,舞·樂《中國故事十二生肖》要突出講中國故事,跳中國舞步,傳承傳統文化。“在表現作品的時候,根據東方歌舞團的傳統特點,在講中國故事、體現中國元素的同時,把亞洲、非洲、拉美洲的元素揉進去。應該説作品選對了題材,12生肖適合每一位觀眾。”

  據悉,該劇參演2017年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將於9月6日-10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進行首輪演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