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網路文學産業步入紅利期:市場規模達90億元

2017年08月15日 07:27:2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網路文學産業步入紅利期:用戶超過3億,市場規模達90億元

  新華社北京8月14日電(記者張漫子)“國內40家主要網路文學網站提供的作品已達1400余萬種,並有日均超過1.5億文字量的更新。支撐上述數字的寫作者超過1300萬,其中相對穩定的簽約作者已近60萬人。這一井噴式的繁榮景像是傳統文學形成千百年來所未曾有過的。”13日在京落下帷幕的中國“網路文學+”大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説。

  記者從中國“網路文學+”大會上獲悉,截至2016年底,中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已達3.33億,中國網路文學市場規模已達90億元。由網路小説改編的影視、遊戲、動漫、有聲讀物及衍生品帶火了文化娛樂市場,打造出以網路文學為源頭的“網際網路+”産業。

  迄今,中國網路文學已走過20年。1997年,美籍華人朱威廉在華創辦“榕樹下”文學主頁,為大眾文學提供了原創寫作的展示與交流平臺。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網際網路上大火,“網路文學”進入年輕人視野。二十年來,中國網路文學事業發展迅猛,特別是2012年以來,我國網路文學産業市場規模平均年增長率在20%以上。

  打開2017年網路小説作家收入排行榜,最高版稅收入已高達億元。排行榜前三位的作家中,“唐家三少”版稅1.22億元,位居首位。第二名“天蠶馬鈴薯”版稅6000萬元,“我吃番茄”版稅5000萬元居於第三位。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楊爍提出,目前網路文學生態發展呈現出總量大、作品優、效益佳三大特點,我國網路文學産業已步入黃金機遇期和市場快速擴張期,影響力日益提升,並輻射到海外地區與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自發翻譯並分享中國網路小説的海外社區、網站已達上百家。讀者遍佈東南亞、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土耳其等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

  2015年以來,中國網路文學憑藉新穎的劇情、討喜的人設、奇幻的技能,獲得了海外讀者的青睞。與西方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世界架構,以及人性化的人物性格,吸引了大量外國網友,迅速成為一股風潮。

  閱文集團CEO吳文輝介紹,中國網路文學在海外的蓬勃發展,是一種自下而上、由點及面的口碑效應。中國網路文學已同美國好萊塢大片、日本動漫、韓國偶像劇相媲美,並稱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之一。

  繁榮背後,亦有隱憂。一種聲音認為,如果説在過去20年裏,“污名化”“貶低化”是網路文學的第一次發展危機,那麼眼下的資本鉗制則算得上第二次發展危機。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內容角度看,我國目前的網路文學還存在相當程度的“量大質低”之疾。“重迎合市場,輕價值導向;重個人傾訴,輕時代分量;重離奇獵奇,輕文化底蘊等現象尚未根本扭轉;抄襲模倣、千部一腔,難免陷入套路化的窠臼;娛樂至上、淺薄浮躁,難以擺脫唯點擊率的怪圈。”張毅君説。

  為營造有利於中國網路文學發展的環境,中國網路文學16家企業代表和4位作家代表13日共同發起“北京倡議”:提倡網路文學多種題材、體裁與形式的創新,力爭多層次、多方面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民眾。自覺抵制侵權盜版行為,做到有底線、有操守、有良知,發揮新時代網路文藝工作者生力軍的作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