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講解人類學成“科普網紅”

2017年03月10日 11:08:39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同學,過來聽一堂人類學的課吧!

  是不是聽起來就很頭疼?但是國家博物館講解員袁碩卻因為一段三十多分鐘人類學視頻《進擊的智人》而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

  説到“網紅”,我們腦海裏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大概就是俗不可耐的“錐子臉”。袁碩當然沒有“錐子臉”,或者説他的“錐子臉”就是他淵博的知識和他平易近人的講解方式。

  “人類學”聽起來高大上,“尼安德特人”“智人”離我們似乎更遙遠……但袁碩的講解卻能讓你恍然大悟。他告訴你“嚴格來説,北京猿人和我們現代人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因為北京猿人生物學分類是直立人,而我們現代人的生物學分類是智人,智人和直立人是人屬之下兩個不同的人種。”他告訴我們,今天很多人得2型糖尿病、抑鬱症、血栓之類的病,都是因為我們身體裏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他還告訴觀眾,動畫片《瘋狂原始人》裏也隱藏著人類學的知識,男主角的人物設定就是智人,克魯德一家就是尼安德特人。大家聽完他的課,再去看那個動畫片,一定會覺得意味深長。深奧的知識從每個人可以感知的常識切入,一下就拉近了普通人與科學知識之間的距離。

  不用削骨、磨皮、開眼角就能成為網紅,看來此網紅比彼網紅成名更容易。其實仔細想想,袁碩之所以能紅,能讓那麼多人恍然大悟,大概是因為這麼多年就沒有人能用我們可以接受的方式,好好給我們講一講我們和北京猿人的關係。這對北京人其實很重要。

  人類都是有求知慾望的,但那些冰冷的數據、拗口的術語往往把普通人擋在知識的門外。有時候講解員就像是一座知識寶庫的守門人,他可以引領你進入寶庫,也可以讓你面對寶庫退避三舍。在網上搜索“袁碩”的名字發現,原來他不僅是因為上節目才紅了,早在2013年他生動有趣的講解就給一位普通參觀者留下過深刻印象,那個人專門記下了他的工作證號並寫了表揚信。

  説起講解員,人們大致可以畫出一個標準模板:合體的工作服、文質彬彬、標準的普通話、不帶感情色彩的解説詞……照本宣科的講解不僅讓聽的人味同嚼蠟,自己做得也是生無可戀。而像袁碩這樣先興奮自嗨,還能讓聽的人增長知識,體會到知識帶來的幸福感,影響到人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實在是鳳毛麟角。

  不光是人類學,所有那些我們看上去高大上的科學門類,以及文學、哲學、歷史等學科,專家們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研究,也一定可以找到讓我們更容易接受的切口,只是看傳播者是否能夠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使命。反過來看,普及工作做得好,讓高大上的學科更接地氣,有了更紮實的基礎,也能促進這些學科更好的發展。

  讓袁碩這樣的“科普網紅”出現得更多些吧!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