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于1989年的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已經走過27個春秋,在全國範圍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據悉,白玉蘭戲劇獎組委會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經過充分論證後,從2017年開始,對白玉蘭戲劇獎評審機制做出以下創新性調整: 一是改善評委會成員聘任制度。每年度的評委庫成員將在各大媒體公示,接受業內人士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創設于1989年的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已經走過27個春秋,在全國範圍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第27屆白玉蘭戲劇獎下月即將揭曉,在迎來第28屆參演劇目之際,今年白玉蘭戲劇獎的評審機制做出重大創新調整,主要措施包括改善評委聘任制;形成“戲戲評”“季季議”制;改進終選投票制;實行監督制等。通過制度革新進一步提高評獎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據悉,白玉蘭戲劇獎組委會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經過充分論證後,從2017年開始,對白玉蘭戲劇獎評審機制做出以下創新性調整:
一是改善評委會成員聘任制度。評委聘期由原來的三年一聘縮短至一年一聘,並劃出每年看戲量不低於三分之一的紅線,將“不低於三分之一”的年度觀摩率與評委聘任要求相配套,形成了履職激勵機制和“能進能出”格局,以此有利於評委庫成員的合理流動與及時更新,有利於保持和提高評委隊伍的活力。
二是形成“戲戲評”“季季議”制度。堅持評委每戲必評(書面)、每季必議(例會)的制度,一方面提高評審的專業性和評委的積極性,一方面鼓勵評委在“評”與“議”的基礎上,通過戲戲評、綜合評、每人評、重點評,以及聚焦重點話題舉辦戲劇論壇等手段,加強對參評演員和劇目的評論;同時,通過微信等平臺,徵集觀眾對參評演員和劇目的評議。使獎項更能發揮引導創作演出、引領社會風氣的作用。
三是推行初評與終評相結合的制度。在“戲戲評”“季季議”基礎上,年度初評程式由全年觀摩量前20位的評委庫成員評議,投票産生“建議獲獎名單”;終評程式是由被抽選的9—11位評委,每位成員均應簽署有關《承諾書》,以實名制和截尾均值制投票方式,最終選出各獎項及其提名獎的獲獎名單,並對獲獎者一一作出書面評語,並由評委會主任、副主任簽字確認。
四是實行業務監督和紀律監督制度。組委會這次聘請了兩位德高望重的戲劇家(周本義、童雙春)與相關職能部門人員組成“白玉蘭”獎評審監督小組,對初評、終評兩個重大環節進行業務監督和紀律監督,同時設立監督電話,以保證評審的透明、公開和高度廉潔。組委會還修訂了“白玉蘭”獎評委庫成員工作紀律準則,對評委庫成員的職責義務與責任作了更為具體、詳盡的規範。同時,每年度的評委庫成員將在各大媒體公示,接受業內人士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