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南京一教授發現《三國演義》部分地理方位混亂

2017年01月18日 07:12:37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原標題:“過五關斬六將”如果是真的 那麼關羽就是個不折不扣的“路盲”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賺荊州、取成都、奪漢中……《三國演義》中經典橋段可能是虛構的。三江學院歷史與文化地圖研究會近日成立,研究會主任許盤清教授癡迷于繪製歷史地圖。他翻遍古書,還原了三國時期古地圖300多幅。經過對比,許盤清教授發現,《三國演義》中的部分經典橋段地理方位混亂,應是虛構情節。 實習生 魏艷靈 通訊員 孫培華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蔡蘊琦

  《三國演義》中經典是虛構的?

  “過五關斬六將”地理方位太混亂

  許盤清教授説,歷史與文學是兩個不同的層面,文學重在塑造人物典型,但演義小説畢竟不是完整的歷史,不能完全站在史學的角度評價真實性。就《三國演義》故事本身而言,如“西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當年諸葛亮27歲,“講的是歷史;而“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賺荊州、取成都、奪漢中”則為虛實相雜,一方面要照顧歷史,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人物和情節。群英會、蔣幹中計、周瑜打黃蓋、草船借箭、連環計、借東風、火燒戰船、智算華容等等,經過戲劇化的演繹,千百年來早已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並由此産生出許多成語,影響深遠。實際上,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半是藝術虛構,或是移花接木,張冠李戴。

  “過五關斬六將”是書中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許盤清教授認為,羅貫中為了表現關羽不辭艱辛千里尋兄的忠貞之節和義勇之慨,虛構了一個“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讓他先赴河北,再折回汝南,這在小説藝術上是允許的。問題在於,由於歷史地理知識不足,虛構有一個相當大的漏洞——地理方位混亂。

  按照情理,關羽既然要到河北投奔劉備,那麼,他離開許都之後,就應該向北,直驅延津(今河南延津西北)或者白馬(今河南滑縣東),渡過黃河,即可進入冀州境內。然而,書中卻讓他先過東嶺關(虛構的地名),接著突然莫名其妙地折回西北,跋涉四百多裏,走到洛陽,白白繞了一個大彎;然後才折回東方,經過汜水關(即《演義》第五回寫到的虎牢關)、滎陽,最後再到達滑州(應為白馬),從那裏過河。這樣的路線,猶如一個大“之”字,讓人物來回折騰,行程將近千里,完全不合邏輯。

  究竟如何判定真實性?

  將《三國演義》情節與《三國志》一一比對

  許盤清教授到底是如何得出《三國演義》僅有六分真的結論呢?許教授表示,《三國演義》總共一百二十回,他將每一回中的每個故事情節與《三國志》一一比對。後又與《後漢書》、《晉書》等進行比照,總結發現《三國演義》中符合史實的情節約佔60%。其中諸葛亮的虛假成分是比較多的;其虛構部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神化諸葛亮;其二,醜化曹操、周瑜;其三,對晉的醜化。

  許盤清完成了《三國演義》、《三國志》、《後漢書》等史籍的文本對照後,繪製了300多幅地圖,把三國時期發生的大戰役、大事件,一一表現在尺幅之中,引人入勝,使讀者如同置身當年金戈鐵馬中。這一科研成果,以《三國風雲地圖説》出版。許盤清推出《三國演義·地圖珍藏本》,150多處戰役、局勢、變遷、地理、地勢要點位置,插配了相關150多幅地圖,大大幫助讀者更加深入了解《三國演義》的思想和藝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