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作家徐則臣談《抵達之謎》:縈繞身份認同焦慮

2016年10月28日 09:36: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擺放整齊的《抵達之謎》。新經典文化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上官雲)27日下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著名作家V·S·奈保爾作品《抵達之謎》中文版首發式在北京舉行。作家梁鴻、徐則臣,評論家止庵就《抵達之謎》的內涵及相關創作話題進行討論。《抵達之謎》(中文版)出版方新經典文化表示,這也意味著奈保爾27部作品中文版全部出版,正式收官。

  《抵達之謎》是奈保爾以充滿韻律的語言,記錄下平凡生活中被忽視或遺忘的人和事。遠離家鄉,最終抵達何處?世界急速變化,去哪尋找精神家園?這也是《抵達之謎》試圖回答的問題。

  作家梁鴻分析,奈保爾的寫作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是他的小説,像《通靈的按摩師》等都是經典作品;第二是非虛構作品,即《印度三部曲》等,包括《抵達之迷》,虛構與非虛構這兩種寫作是並行的,都達到了某種高峰”。

  嘉賓對談。新經典文化供圖。

  “對我來説,《抵達之迷》是奈保爾所有書裏面看的最艱難的一本。開始沒能讀下去:節奏極其緩慢。”作家徐則臣表示,這本書從頭到尾一直縈繞著非常深重的身份認同的焦慮,“可能也只有在奈保爾年過半百之後,才會有這麼深刻的體會”。

  學者、評論家止庵則認為,奈保爾是在多種文明之上寫作的作家,這跟他本人的經歷與學養有關,而《抵達之謎》也確實是一本非常好的作品,“該書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基本的結構或故事,但如果放到奈保爾作品序列裏面,我覺得是金字塔尖上的那麼一本書”。

  最後,在活動現場,出版方同時宣佈推出一套經過嚴格篩選的名家經典套係——“世界當代文學十大傑作”,包括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艾麗絲·門羅《逃離》等作品。(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