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央視名嘴“口誤集錦”笑翻網友 一個失誤扣200元

2014年11月18日 11:46:21  來源:現代快報
字號:    

  最近網上啥視頻最好笑?不是春晚小品,也不是誰的相聲,而是央視主播們的失誤集錦。一則央視直播失誤的視頻引起熱議,新聞主播們到底怎麼面對口誤?他們平時是怎麼播報新聞的?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的主播和播音專業老師,對主播們的“技能養成”進行揭秘。

  視頻走紅

  央視主播失誤集錦

  “笑果”十足

  近日,一則網友製作的央視直播失誤集錦視頻引起網路熱轉,僅單個視頻網站就播放了77萬多次。長達7分48秒的口誤集合,讓小夥伴們都笑瘋了。這段視頻集合了近幾年來央視各個頻道節目直播中,主持人口誤、導播切換鏡頭的失誤等。

  趙普播報亞洲盃新聞時忘詞,脫口而出“我看看啊”;白岩松數錯字數,“用五個字可以形容,‘都已經準備好了’”;海霞誤將“新聞20分”説成“新聞20婚”;李梓萌誤將“中央電視臺”説成了“中央但是臺”……

  日常直播中小失誤,被剪輯後放在一起,出現了極強的“笑果”,網友們紛紛大呼“笑得停不下來”。

  快報揭秘

  人名、專業名詞易口誤

  念的時候稍微放慢速度

  這個視頻中,外國人名、地名難住了好幾位名嘴。對於這一點,南京的新聞主播們也深有感觸。江蘇城市頻道主持人政謙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人名、地名和專業名詞是最易口誤的,不過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會提前拿到稿件,然後開始準備,“把拗口的名字多念上幾遍,順嘴了,就可以了。也可以念的時候稍微放慢速度。”

  怎麼才能讓嘴皮子更順溜,避免這些口誤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副教授朱潔告訴記者,一般一學期老師會給學生200個左右的繞密碼,學生根據自身的發音問題選擇幾十個來做重點練習,“打好基礎後,熟能生巧,要通過多次練習來反覆積累。”

  提詞器常出小“故障”

  手上常備小紙條

  據了解,主播們在播報新聞的時候,前方都有一個提詞器。有網友猜測,央視主播們出現口誤,有部分原因就是提詞器出現了故障。

  政謙告訴記者,他們臺裏的提詞器也經常會出些“小故障”。“機器偶爾會出現卡殼或當機,突然一行字飛快地跳過去了,或者突然走得很慢,基本上每個主播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政謙説,為了防止這種情況,他們手指會夾些“小紙條”,如果出現這種問題,立馬看一下“小紙條”,就能及時調整過來。

  導播切換出問題

  一般都通過耳麥溝通

  央視直播失誤集錦視頻中,出現了不少主播無話可説的狀態。“一般情況下,主播都戴著一個耳麥,導播要切換鏡頭的時候,會提前告訴主播。”政謙説,所以導播切換之後主持人無話可説的情況一般很少出現。如果出現了,有可能是主播本應該念稿子,但稿子來得太急或比較長,想多看兩眼,就導致這個過程被切到鏡頭上。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導播沒有和主播溝通清楚,或編排、切換節奏沒把握好。

  政謙告訴記者,演播室內是能夠看到監視器的,電視上播出的畫面他們能看到,如發現畫面上在播自己,會及時做出應變,避免冷場。

  網友熱議

  央視主播一個失誤

  扣200元?

  微博上對於央視主播失誤要扣錢的説法也討論熱烈,有網友甚至將這段歡樂的失誤視頻稱為“央視主持人扣錢集合”。有網友稱,央視主播出現一個失誤,要扣200元。那麼,南京的主播出現失誤是否也扣錢呢?

  政謙告訴記者,他們播報的一般是民生新聞,都是口語化的語句,出現失誤的概率相對較小。“我一個月最多出現五六次小失誤,而且也都是一兩個音讀錯了,很快能圓過去。”政謙説,一兩個音的小問題,一般是不會扣錢的,只有當天不在狀態,屢次出現失誤才會扣錢,一般會扣兩三百元。

  記者 朱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