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陜西展出150余件馬文物 漢代“馬上封侯”搶眼

2014年11月18日 11:52:12  來源:華商報
字號:    

  昨日,各種各樣的“馬”讓參觀的遊客目不暇接 記者 董國梁 攝

  馬年將至,“馬上有錢”、“馬上有對象”、“馬上有房”等“馬上體”祝福走紅,然而與漢代的“馬上騎只猴”文物,寓意為“馬上封侯”的祝福相比,無疑變成“神馬都是浮雲”了。昨日起至4月25日,包括“馬上封侯”在內的150余件馬文物在陜西歷史博物館東展館北廳開展,人們可以免費欣賞。

  五千多年前人開始馴化野馬

  據專家介紹,家馬是由野馬馴化而來,這一馴化的過程最早可能在歐亞大陸西部草原地帶完成。馬的馴化開始於距今5500年左右,專家在中亞地區哈薩克距今5500年左右的柏臺遺址中曾發現大量的馬骨,表明當時已經開始具備了養馬能力。

  在中國,家馬的出現也有3700多年,考古人員在距今3700年前的甘肅齊家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馬骨,在之後的商代晚期遺址中發現大量車馬坑。春秋戰國時期已有相馬術。到了漢代,政府設立專門的養馬機構,引入西域良馬,騎兵取代了戰車。馬的馴養成為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

  150余件馬文物造型各異

  此次展出的150余件“馬文物”匯集了陜歷博、新疆、甘肅、青海等博物館的精品馬文物,涵蓋了從商到清各個時代、各種質地的馬造型或飾有馬圖案的珍貴文物,展示了馬文化、馬民俗、馬精神。

  在這些馬文物中,除了造型精美的三彩陶馬外,還有來自新疆的木馬,造型十分奇特,展出的幾件只有10釐米左右的小馬也頗為珍貴,其中商代的青銅馬,則是目前國內發現為數不多的商代青銅馬,而漢代的一件“馬上騎只猴”的文物,因為其寓意“馬上封侯”而頗受關注,也代表著人們對新年的祝福。

  同時,展出的各種吹拉彈唱的騎馬俑,則帶來了一片音樂聲;而手握各種武器的騎馬俑則將人們帶進了叱吒戰場的場景。還有一件白陶舞馬,則將唐代的舞馬表現得淋漓盡致,在盛唐樂舞中,其中一項精彩節目就是舞馬,這些高頭大馬會按著音樂的節奏起舞,口銜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時百匹同時表演,蔚為壯觀。

  此外,在展廳裏,還設置了摺紙遊戲,市民可以按要求折出一匹馬;現場還播放關於馬的電影,大家還可以免費欣賞。

  (記者周艷濤)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