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姐妹之爭:2017年驚悚小説的大熱題材?

2017年05月12日 15:12:3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姐妹之爭:2017年驚悚小説的大熱題材?

  如果一本書講的是幸福的家庭,那麼書中展現的理想手足關係也都是相親相愛的。例如,《小婦人》中的梅格、喬、 艾美和貝絲,《傲慢與偏見》中的班奈特姐妹,南希·米德福德《愛的追求》和《寒冷季節的愛情》中的拉德利特姐妹,還有那部兒童經典作品《獅子、女巫和魔衣櫥》的彼得、蘇珊、埃德蒙和露西。

  然而,提到驚悚題材,就不得不提糟糕的手足關係。例如,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中以該隱和亞伯為原型的人物——克勞迪斯和老哈姆雷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還有夏洛克和麥考夫·福爾摩斯。自打人們開始寫故事以來,手足之爭一直都是故事發展的推動力。

  然而,2017年,隨著姐妹關係成為熱點,犯罪小説作家們似乎集體轉向了手足驚悚題材的創作。一大批即將上市的驚悚小説都將手足關係作為中心主題,其中就包括17年5月上市的《潛入水中》(Into the water)。這部深受期待的小説是憑藉《火車上的女孩》(The Girl on the Train)名聲大噪的寶拉·霍金斯的第二部作品,講述了一位女子在姐姐離奇死亡後,努力面對兩人此前共同經歷的故事。

  過去幾年間,犯罪小説的市場一直被婚姻題材的驚悚小説所佔據——還記得吉莉安·弗琳的《消失的愛人》和S·J·華森的《別相信任何人》嗎?這些婚姻驚悚題材的典範之作,挑戰了婚姻所代表的神聖感與安全感,將熟悉與和諧的家轉變為充滿秘密與威脅的鬼屋,著實令人欽佩。無論背景設定多麼不同,這些故事全都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那就是你並不像你以為的那樣了解你的伴侶。這個道理淺顯易懂,但也能吸引讀者。對比而言,姐妹題材的驚悚小説創作空間更為廣闊。

  首先,僅憑一對手足的分離就可以展現戲劇衝突。艾美·金特裏的懸疑小説《過去了》(Good as Gone)從一對姐妹的母親的視角展開,但10歲的簡是唯一一個目睹姐姐朱莉被綁架的人。命運多舛,讓她的母親悲痛不已,而簡的狀況更是雪上加霜。還有弗林·貝裏的諷刺心理驚悚小説《在苦難中》(Under the Harrow),故事講述了一個女子想要查出謀殺姐姐的兇手的故事。諾拉一心想要找到殺害她心愛的姐姐的兇手,但與此同時她卻發現自己的生活止步不前,並陷入了危險。在找到真相前,她根本無法回歸正常生活,更別提去開始新生活了。可能只是巧合,但金特裏和貝裏展現出的寫作技巧,都不限于寫出推動故事發展的跌宕起伏的情節。她們都明白手足關係之複雜,雖然脆弱但本質堅定。她們利用了這一點,並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婚姻驚悚題材中的秘密、謊言、背叛情節,都可能發生在姐妹之間,而且還多了幾分嫉妒與敵對——儘管手足應該是比伴侶更值得信賴的人。納拉·艾伍德的《姐姐的骨頭》(My Sister’s Bones)是今年首部探索姐妹關係的小説,米歇爾·亞當斯4月份出版的《我的姐妹》(My Sister)也設定在這一背景下。這兩部書中,家庭中的秘密日益凸顯,雖然表面上是父母掩蓋了秘密,但故事的重點並不是如何修復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這也不可能,因為兩部書都是以父母一方的死亡作為開篇),而在於父母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們的子女。

  6月份,克洛伊·J·埃斯帕斯多將出版個人三部曲中的第一本——《瘋狂》(Mad)。據稱該三部曲為限制級,內容不設限,將探索“長相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姐妹間的反目程度:偷走自己姐妹的完美人生,然後就此生活下去。”嫉妒、背叛、復仇也是愛麗絲·溫妮的《有時我會撒謊》(Sometimes I Lie)和伊莎貝拉·艾希頓的《小妹妹》(Little Sister)的主題。溫妮透過不可信的敘述者來講述故事主角,令讀者困惑不清,又將她們的童年生活與發生在現在的事情進行插敘,讓讀者分不清兩姐妹誰是誰。而希爾頓的小説由姐妹中的一人講述另一人的故事:最後我們才知道,一切原來是對很久之前的背叛的報復。“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道理誰都懂。

  心裏學家朱麗葉·米切爾認為,手足之爭的根源在於,由於認識到自己並不獨特而産生的心理創傷。手足關係是相似點與不同點的交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面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要學著接受兩個明顯不同的個體同時存在的事實——新生的兄弟姐妹處於家庭中相同的位置,尤其與父母的關係也相同,這讓他們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同時又各有差異。

  米切爾認為,這種情況下先出生的那個會感到“沒有歸屬感,無所依歸,弄不清自己的位置”。她認為,關鍵在於對家庭位置的困惑,而不是身份。她解釋道:“他們為之掙扎的問題,不是‘我是誰’,而是‘我在什麼位置?’,不是身份問題(雖然這兩者常常混淆),而是‘我在這段家庭關係中處於什麼位置?’手足驚悚題材如此具有吸引力並能大獲成功,正是因為它運用了這種困惑。任何驚悚小説能夠引人入勝的原因,就是能夠利用人們對於自己最可怕的噩夢的恐懼。這些小説中被手足取代的場景,正是令人恐懼的現實所在。

  安·摩根所著的《搶走我名字的人》(Beside Myself)就利用了這種特別的恐懼,並得到了不錯的反響。這本書出版于2016年,可以説是這一文學潮流的開山之作。書中兩位長相一模一樣的六歲雙胞胎海倫和艾麗決定互換身份。她們的計劃非常成功,騙過了所有人,甚至是她們的媽媽。然而,當海倫(人們眼中的“好孩子”,領導者、早熟、陽光、甜美有禮貌)厭倦了這個惡作劇,並告訴艾麗(人們眼中的“問題兒童”,反應遲緩、邋遢、笨拙、憂鬱)該把名字換回來的時候,艾麗拒絕了。海倫試著這樣安慰自己:“我可以去做任何力所能及的事,來展現海倫最好的一面,這樣即使我頭頂著艾麗亂糟糟的頭髮,穿著她槽糕的衣服,也掩蓋不了真正的海倫的光芒,媽媽肯定能認出我。”

  不幸的是,這並不管用,海倫發現自己困在了現實的噩夢之中。諷刺的是,隨著她對此越來越沮喪,並且愈加絕望地試圖説服別人相信自己才是真正的海倫,她就越來越像她的妹妹,那個她一直試圖説服別人自己不是的人:沒有邏輯、不守規矩,是別人眼中謊話連篇的人。最終海倫幾乎被逼瘋了(成年後患有嚴重的精神問題),而這種命運正是手足驚悚題材的受害者們可能面對的:偷走的姐妹身份,既是終極的恐怖故事,也是終極的報復行為——只是取決於誰是受害者,誰是行兇者。不過,究竟孰是孰非,並不容易做出判斷。(編譯/趙若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