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光與熱:新一代媒體人不可不知的新聞法則》如何製作偉大新聞?

2017年02月14日 08:23:41  來源:鳳凰讀書
字號:    

  本書作者邁克·華萊士是美國新聞界教父級人物,在其職業生涯中幾乎獲得了一位電視新聞記者所能獲得的全部獎項,包括21次艾美獎。

  本書呈現了華萊士及其他CBS著名記者的親身採訪經歷,包括對克林頓、葉利欽、普京、阿拉法特等一眾名人的採訪故事,內容生動有趣。探討了能夠揭示真相而富有激情的新聞是如何産生的,被認為是“有抱負的媒體人的《聖經》”。

  【書籍資訊】

  書名:《光與熱:新一代媒體人不可不知的新聞法則》

  著者:【美】邁克·華萊士 (Mike Wallace) 【美】貝絲·諾伯爾(Beth Knobel)

  譯者:華超超 許坤

  出版時間:2017年1月

  定價:39元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邁克·華萊士(Mike Wallace),美國新聞界傳奇記者、主持人,在其職業生涯中幾乎獲得了一位電視新聞記者所能獲得的全部獎項,包括21次艾美獎、3次皮博迪獎。他是CBS王牌新聞節目《60分鐘》的創始人,之後擔任該節目的主持人近40年之久,曾經採訪過全球無數著名的政治人物和各界名流,以辛辣、強硬的主持風格而著稱。

  貝絲·諾伯爾(Beth Knobel),美國福特漢姆大學新聞學教授,有二十餘年的記者、製片人職業生涯,曾連續7年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駐莫斯科分社的社長。

  內容簡介

  本書由新聞界教父級人物、21次艾美獎得主邁克 華萊士,福特漢姆大學新聞學教授貝絲 諾伯爾傾力合作寫成。通過華萊士及其他CBS著名記者的親身經歷,包括對克林頓、葉利欽、普京、阿拉法特等一眾名人的採訪故事,探討了能夠揭示真相而富有激情的新聞是如何産生的。內容涉及怎樣尋找選題、準備採訪,直至做出一流的報道;怎樣看待新聞的客觀性、倫理以及新聞業的未來。

  書摘

  這本書是有關如何製作好新聞,甚或是偉大新聞的。其中一位作者邁克 華萊士(Mike Wallace)是美國頂尖記者之一,有著近70年記者及電視主持人的職業生涯。他幾乎獲得了一個電視記者可以得到的所有獎項,包括21個艾美獎(Emmy Awards),其中大部分是為嘉獎他在CBS新聞《60分鐘》節目中的卓越表現。另一位作者貝絲 諾伯爾(Beth Knobel)在報紙、廣播和電視行業有近30年的從業經驗,後轉投新聞教育事業。知名記者與新聞學教授在本書中強強聯手,解密新聞這一行業,希望我們述説的故事、給出的建議,能給新一代媒體人帶來幫助。

  新聞傳播的媒介或會改變,但優質新聞的本質卻始終如一。“如何適應這一轉變對我們來説都極具挑戰,”《華盛頓郵報》執行編輯馬庫斯 布勞奇利(Marcus Brauchli)如此説,“但無論新的資訊生態會如何發展,新聞業的基本法則仍然重要。”

  儘管媒體的圖景或許正在轉變,但對高品質新聞的需求卻會一直存在。“如果要我決定我們應該選擇一個沒有報紙的政府還是一個沒有政府的報紙,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早在1787年,托馬斯 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便如是説。你可以確確實實數出上百位勇敢的記者,他們或是曝光罪行,或是為公眾帶來有用的資訊,抑或是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美國廣播電視新聞鼻祖,CBS新聞記者愛德華 默羅(Edward R Murrow)曝光並試圖終結對低收入農民的剝削,他也為公民的權利遊説。已故偉大的沃爾特 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我們將在本書稍後提到他),于1968年前往越南戰爭現場報道後稱這是場不可取勝的戰爭,從而有效地促成了這場戰爭的終結。就在幾年之後,兩名《華盛頓郵報》城市版的記者報道了水門大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遭竊聽的新聞,之後一系列的報道將一位總統拉下了馬。這些是美國新聞歷史上的偉大時刻,而雖微小卻同樣重要的新聞則每天都在發生。算上這世上所有其他國家的新聞,你便會明白媒體是多麼重要。

  除卻當下經濟上的挑戰,從歷史的角度看,新聞業不太可能會消失。過往一百年中,每當有新的傳播媒介出現時,人們都以為這會毀了新聞業。當廣播剛剛成為大眾媒介時,人們認為它會摧毀優秀的報刊報道。當電視出現時,人們又以為它會讓報紙和廣播盡遭遺棄。現在,隨著網際網路誕生迎來媒介轉變,許多人都在擔心新聞業是否能挺過來。我們非常肯定它一定可以。

  當然,所有這些傳播模式的變遷都為媒體人帶來了新的挑戰,而我們所處的時代也不會例外。新聞業如今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金融上的——而是結構上的。網際網路使資訊傳播變得簡單,卻不能保證所傳播的資訊真實可信。網際網路使得重寫現有消息變得太過簡單,因而減少了原創的作品。隨著部落格的出現,有時人們自己的臆想蓋過了真實的報道。在所有類型的媒介中,流言常被當作事實在報道,實質有時讓位於感覺。新聞話語在整體上變得更短、更浮淺。

  儘管邁克和貝絲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但對於新聞業的看法在實質上卻是相同的。我們都把新聞看作教育的工具,而非刺激人神經的興奮劑。我們都認為媒體人若要幹得漂亮就要創新。我們都認為媒體人有責任告訴受眾他們所需要知道的,而不僅僅是他們想知道的。我們都認為媒體人比過往更具一種特殊的使命,去幫助人們理解複雜而富有爭議的各類事件。

  這些説法對於任何有過記者或編輯經驗的人來説可能不言而喻,但我們這套相對老派的新聞價值觀在當今的環境下卻值得拿出來強調。在本書中,我們將試著解釋如何製作我們視之為偉大的新聞——既有戲劇的熱度,又不乏資訊的光亮。也就是説,我們試圖説明如何做出不單富戲劇性,同時資訊豐富、知識豐富,又具創新意義的新聞——正如我們自己在職業生涯中致力打造的新聞。

  我們希望這些書頁裏的故事、經驗和思想能有助於激勵年輕的媒體人接過他們應該接過的火把——也教會他們所需的基本技能。我們不能説自己已經知道了有關這一行業的一切,也不能説我們自身一直都是完美的記者。但我們及我們身邊朋友幾十年來的工作經驗的確能為大家帶來一些好的故事,並提供有用的知識。

  這本書于2007年末誕生於紐約福特漢姆大學,當時貝絲在那裏教授一門名為“電視新聞革新者”的課程。邁克就是其中一位革新者,他同意與貝絲的學生們談談,其中原因與他坐下來寫作這本書的原因一致:他急切地想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自己豐富的經歷和經驗傳授給下一代。

  邁克和貝絲早在幾年前同在CBS工作時就認識了。在去福特漢姆大學教書之前,貝絲于1999—2006年擔任CBS新聞莫斯科分社社長,在此之前做了兩年CBS駐莫斯科製作人。邁克和貝絲在莫斯科一起合作了兩項報道,在此期間我們一起吃過飯説笑過,並且自此在所有有關俄羅斯的事情上都保持著聯繫。

  許多貝絲的學生後來稱邁克在福特漢姆的露面是令人敬畏的。簡言之,他“邁克 華萊士”了他們——也就是説,他開始對他們提問,而不是由學生向他提問。當天,在説了一些問題之後,邁克開始走向學生並質詢他們,問他們是如何看待電視新聞以及福特漢姆的教育的。“你們中有多少人是從網路上讀新聞的?”他問,“你們中有多少人看CNN?”之後這些問題迅速上升到生與死的問題。“你死後會去哪?天堂是否存在?”邁克對前來聽他上課的兩百名學生問道,“還是我們就這樣垮掉了?”這些問題對於當時已經89歲的邁克而言是切身相關的。一開始,學生們被問懵了,不知如何作答,但慢慢地,他們開口了。

  貝絲意識到,那一天邁克觸到了她的學生們的神經。而貝絲的幾個同事也為邁克的話語所深深感動。當時的福特漢姆傳播與媒體研究學院院長保羅 萊文森(Paul Levinson)在自己的部落格“無窮倒退”(Infinite Regress)上讚揚了邁克此次的表現:“(華萊士)今天在福特漢姆最閃耀的時刻出現在他不懈地從客座講師這一角色轉向更為人所知的尖銳提問者角色的過程中,”萊文森寫道,“這真是非凡。但又極恰當。假如一個記者,一個調查性報道記者無法成為公眾的老師(有時是在最深刻的事情上),那又算得上什麼記者呢。”這些評論讓貝絲想到了該如何利用邁克及她自己與生俱來的教師才能,於是她提議他們一起寫一本書。令她高興的是,邁克也很喜歡這個主意。

  於是,從2007年12月開始,我們(邁克和貝絲)定時在邁克位於曼哈頓的家裏見面,討論新聞工作的意義。貝絲列出了學生向她提出的約一百個最基本的問題,然後我們開始著手回答它們。有些問題非常籠統,比如“什麼是優秀的新聞報道?”或“什麼是客觀性?”另一些則很具體:“當你走進一間房間做採訪時,第一件事該做什麼?”我們還看了邁克的一些報道尋找靈感。

  邁克已經寫了兩卷本回憶錄,皆與加裏 保羅 蓋茨(Gary Paul Gates)合著完成。一本是《深度接觸》,另一本名為《在你我之間》,涵蓋了他大部分的職業生涯。但這兩本書並沒有涉及新聞工作的本質,也沒有回答邁克熟知的問題——比如説,怎樣採訪一個人,或者好的新聞與偉大的新聞區別在哪。因此這本書與邁克之前的著作有所不同。這是他可以將自己非凡職業生涯傳承下去的機會。

  這本書觸及了許多新聞工作背後的大問題,比如事實、客觀性以及新聞倫理的意義。但我們同時還事無巨細地詳述了該如何寫一篇報道,包括尋找新聞選題、準備採訪問題和如何寫出好文章。考慮到邁克的背景,本書一個主要的焦點即是採訪。此外,我們還探索了新聞業的未來。

  你會發現我們在本書中大量舉CBS新聞的人與事為例。這不是因為CBS是最好的電視臺或者其新聞製作過程最佳,而是因為我們兩個都是CBS新聞的産物,都受其行事和傳統的影響。而其歷史悠久的傳統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值得與年輕媒體人分享的。

  全書七章內容將按這一順序展開。第一章講解了新聞學的本質問題,包括事實、客觀性、新聞的定義以及為什麼要成為記者。第二章著重如何為一次報道做準備,包括確定選題和選擇採訪對象。第三章講解了採訪的步驟。第四章重點講述紙媒寫作。第五章有關廣播電視和網路報道。第六章詳述倫理及媒體法律。第七章談論新聞業的未來。此外,我們還在本書末尾收錄了一份“記者工具箱”,讀者可以在那裏找到核對清單、推薦閱讀、深入進修的活動以及一系列網路資源。

  我們希望,《光與熱》成為媒體從業者和對此感興趣的大眾都能閱讀的書,並且能借此掌握這一領域的基本知識,受到觸動和鼓舞,去製作和理解真正意義上的新聞。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