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長壽的基因》:要會吃,還要不焦慮

2017年01月20日 08:51:01  來源:四川線上
字號:    

《長壽的基因》〔美〕普雷斯頓·埃斯特普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長壽的基因》〔美〕普雷斯頓·埃斯特普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國哈佛大學遺傳學博士普雷斯頓·埃斯特普,長期承擔“個人基因組計劃”老年醫學項目,經常會遇到一些很長壽但心智退化的老人,他對神經退行性疾病(俗稱“老年癡呆”)有著直觀的體驗,“這些經驗讓我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是要擁有一個健康清明的大腦”。所以,他寫了這本書,探討“基因、飲食與心智長壽”。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裏,向來就有“食療”的説法。不過,西方文化可能原來更注重享受,不太重視飲食的健康之道,所以作者花了一些工夫,比較研究了幾個國家人民的長壽年齡和飲食結構的關係,以此奠定理論的基礎。

  日本人的生理壽命和心智壽命都居世界首位,其中沖繩居民又是日本人中壽命最長的。但作者發現,自1995年迄今的20年裏,沖繩居民在長壽榜單上的位次不斷下滑。據作者分析,沖繩人以前的飲食偏于清淡、自然,在吃飯前還會喝一碗用發酵食物做成的湯,但自從沖繩變成美軍基地之後,西方快餐大規模涌入,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健康,證據之一是紅肉攝入量數據的變化。美式快餐不利於健康的觀點再次驗證。

  有個論點讓人驚訝:心智長壽達人都會進食更多的精製加工穀物。常見的健康理念一般推崇粗糧。而作者認為,全谷食物存在健康隱患。因為植物進化出來了一些保護穀物不受毒素和抗營養素等侵蝕和消化的物質,包括皂苷、植酸、凝集素和其他毒素,它們大多集中在穀物外層的麩皮、胚芽和外殼中,所以精製加工可以避免這些微量毒素在人體內的積累。

  作者激烈地批評了“鐵”元素。“鐵”在飲食中向來擁有好名聲,尤其對生物氧化和造血功能有很好的功效,中國烹飪提倡用鐵鍋炒菜。但是,作者説:“鐵,阿爾茨海默病的元兇。”他通過科學研究進一步指出,過量鐵元素存在以下惡果:免疫力降低、代謝紊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最新的研究表明,對於發達國家來説,阿爾茨海默病是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致死疾病,而過量的鐵元素攝入是造成這些惡疾的一個主要原因。

  作者的殷殷寄語顯示了他的擔憂。美國的大眾健康跟他們的飲食結構大有關聯,這也是作者作為醫學專家著急改變的現實。當然,他並不是完全排斥鐵,而是用激進醒目的姿態來提醒公眾注意這方面的誤區。我認為,過猶不及,對於“鐵”元素望而生畏大可不必。任何一種微量元素的過分攝入,對於人體的系統運轉肯定都是不好的。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鐵元素來促進生長髮育,但在年長的時候,鐵元素有可能變得極具傷害性。關鍵就是掌握好量度,適時檢測血清鐵蛋白含量,如果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就少吃點含鐵食物吧。

  我們生活在食品恐慌的時代,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變幻不定、甚至相互矛盾的營養建議。很多人都有一種食物焦慮,這從朋友圈每天都能看見大量轉播的各種飲食建議就可以看出。糾結于這種營養學的喧囂,即使吃對了東西,就一定能擁有健康嗎?健康是一個綜合概念,除了吃,它還關係到心理、文化和社會氛圍等多種要素。

  應該吃什麼,應該不吃什麼?人體本身有一種自我調節,吐故納新的功能。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不要吃得太多,適可而止,相對較多地吃水果和蔬菜,我想這仍然是最通用的、最好的營養建議。(林頤)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