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絲綢之路》:觀察人類文明進程的新視角

2016年11月17日 08:24:3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蘭科潘著,邵旭東、孫芳譯,徐文堪審校;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絲綢之路”這一名稱和概念,是由德國地理和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指跨越歐亞大陸,將地中海世界與中國和東亞連接起來的交通網路。絲綢之路是貫通東西的重要通道,也是全人類的共同遺産,對絲綢之路歷史的了解和研究,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對當代的政治文化和經濟建設也有很大幫助。

  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宏偉藍圖,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關注。自那時以來,國內外關於絲綢之路研究的成果日益增多。如果讀者想要了解從古至今2000多年來絲綢之路的整體面貌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産生的重大影響,則不妨閱讀英國學者彼得·弗蘭科潘的新著《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此書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拜佔庭史,現任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高級研究員、拜佔庭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該書的“前言”中講道:自小就在床邊的墻上釘了一張大幅的世界地圖,每晚臨睡之前都盯著它看;學校課堂上講的都是極其有限的地理知識,只關注歐洲和美國,強調西方的政治成功、文化優勢和道德勝利。隨著學習的深入,作者認為這種觀念存在誤區,看待歷史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角度。他曾在一張重要的中世紀突厥地圖上,發現世界的中心城市叫八剌沙兗,一個從未聽到過的名字。之後作者學習了俄語和阿拉伯語,這為他打開了探索新世界的大門:從地中海和黑海東岸到喜馬拉雅山脈,都是絲綢之路沿線地區,位於東西方之間,數千年來連接著歐洲和太平洋。那裏或許才是地球轉動的軸心。

  全書正文共26章。第一章到第十章敘述從絲綢之路的誕生至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歷史。第十一章至二十五章描述了整個世界在15世紀末發生的巨大變化,介紹了由那時開始直至21世紀今日世界的歷史。書的最後一章“新絲綢之路”則重點關注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這一計劃令作者欣喜,他相信,與美國不同,中國提出這一計劃併為之作出巨大努力,是真正在為未來著想,而不是要在這個古老文明的十字路口上獲得統治地位。

  全書最後是篇幅近百頁的尾注,以英文為主,也包括德文、法文、俄文、義大利文等文字的參考書目及文獻。作者治學態度嚴謹,正文中的引證無一處不出注。他認為:描繪歷史需要一張巨大的畫布,也需要對細節的精確把握;這樣,當畫卷最終完成後,就能做到從遠處看引人入勝,從近處看真實可信。作者希望該書讓普通讀者能看得懂,又能讓專家覺得足夠專業。筆者以為,作為一部篇幅較大的專著,作者基本達到了自己的預期。

  通過譯者邵旭東、孫芳與上海讀客圖書公司、浙江大學出版社的共同努力,該書的中文譯本與讀者見面了。作者特地為中譯本寫了序,他在序言中著重指出:“一帶一路”所涉及的種種問題,是目前所有國家共同面臨的。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各個國家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彼此榮辱與共。一個地方的經濟減速會對地球另一個地方産生直接的、有時甚至是巨大的影響;社會動亂等因素所造成的損失極少能限制在國界之內,而是會四處蔓延,威脅到鄰國的政府運作、經濟以及國家安全,未雨綢繆才是至關重要的。作者希望此書的出版為讀者提供一個通過絲綢之路觀察2000多年來人類文明進程的新視角。

  讀畢全書,筆者認為作者的一些觀點很有新意,值得關注:第一,對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進行研究,不能僅僅局限于絲路所經過的地區,而應將其視為全球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絲路沿線的族群,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族群在經濟、文化、語言、生態和政治等方面都有廣泛的交流和互動,呈現出種種跨區域現象。如作者在書中所舉例證:西方殖民者通過對美洲財富的掠奪,獲得了巨量白銀等貴金屬,這些白銀又大量流入中國,原因之一是中國出産的瓷器、茶葉等商品從17、18世紀起大量銷往歐洲,成為絲路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大大促進了中國與歐洲之間的直接交往。第二,對絲綢之路的認識應該貫通古今。古代的絲綢之路在今天雖已成為陳跡,但與現代社會並非全無關聯。還有,絲綢之路的歷史並非少數英雄和聖賢的歷史,而是由説著不同語言、具有不同文化傳統的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他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構建出絲路沿線各個時期的燦爛文明,並且相互之間溝通交流,推動著歷史前進。這也是筆者閱讀本書後最深切的感受。(徐文堪)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