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批評家張莉:我們時代的文學微火

2016年09月20日 07:29:26  來源:鳳凰讀書
字號:    

  張莉《持微火者:當代文學的二十五張面孔》

  百花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

  我所能做的,是用文字聚攏起這些“微火”,因為其中隱含著我們身在的廣闊擾攘的現實,以及那個在深夜裏抗辯、反省、致力於完善的“自我”。

  ——張莉

  【內容簡介】

  精選茅盾文學獎評委、70後批評家張莉近年在文壇與媒體産生廣泛影響的文藝隨筆。以生動親切又鋒芒畢現的筆觸,對二十五位當代作家與當下文學現象提供了個性化的觀察與描繪,收聽、辨析和欣賞大時代裏的偏僻聲音,發現閃爍在沉默文本裏的微火,以及文字背後那些不妥協的、不服從的、致力於改變和完善的心靈。

  上篇別開生面解讀當代文學經典作家作品:莫言小説中奇幻的民間性,賈平凹作品中難以轉譯的“中國性”,余華敘述聲調裏的秘密,鐵凝對人性內面的洞察,執著于日常生活書寫的王安憶,畢飛宇作品裏的尋常與不尋常,格非小説中那種痛楚與百感交集,劉震雲對存在意義的執迷,蘇童對作為現實世界的凝視,阿來作為藏族作家的異質經驗與普遍感受,韓少功的“重寫人民性”,把“自己”寫飛的林白,遲子建小説中溫暖又寒涼的世界。

  下篇從文學史的高度發掘當代文壇新銳之聲:周曉楓文本裏那顆“起義的靈魂”,陳希我的“非常態”寫作,魏微筆下的異鄉感,廖一梅關於“生活之上”的寫作,馮唐用寫作與時光進行的博弈,探取暗疾之景的魯敏,捕捉到人心最深最暗處的徐則臣,細密講述小城人民內心生活的張楚,曹寇關於生活本身常態與意外的理解,葛亮筆端“隱沒的深情”,鄭小瓊詩歌中嚎叫的力量,納蘭妙殊文字中的一往情深。附錄部分對於“非虛構寫作”“70後寫作”等備受關注的當下文學現象進行了全局性的分析。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