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武林高手將同臺過招

2017年09月26日 08:45: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由北京武術院、臺灣中華洪門武術聯盟主辦的“2017海峽兩岸武術交流會”近日在北京啟動,這一活動旨在推動兩岸同胞傳承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夯實兩岸民眾一家親的情感基礎。

  臺灣中華洪門武術聯盟總會長劉會進對記者説,兩岸武術同根同宗,臺灣武術的根在大陸,是鄭成功時代進入島內的。兩岸間的武術交流,多年前就已啟動;4年前更推出臺灣國際武術文化節,吸引千余名兩岸武術愛好者在島內同臺競技,其中不乏小朋友,效果非常好。

  以武會友增進兩岸了解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活動分為“精武匯”“社區匯”“演武匯”3個板塊。“精武匯”是比賽的主體,參賽者先通過網路視頻比賽,再用2天時間現場過招,評出規定類、初級類、自選類、傳統類、太極類等五大項目獲獎選手。“社區匯”是比賽的延伸,除了通過舉辦“兩岸武術文化研討會”提高大家對兩岸武術文化交流內涵和未來的認識,臺灣武術社團同時還走進北京的社區、學校,開展基層武術交流。“演武匯”則邀請兩岸武術專業院校進行武術表演,展示兩岸青年的威武英姿。

  “中華武術在海峽兩岸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以武會友’的方式有助於深化兩岸對中華武術的文化思考,弘揚崇德尚武的武術精神,讓兩岸年輕武術選手互相了解,進一步增進兩岸民眾情感,為兩岸和平統一做出貢獻。”劉會進説。

  創新形式吸引青少年

  為了增強武術運動對兩岸武術愛好者,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吸引力,在以往傳統現場(線下)武術比賽的基礎上,參賽選手可通過手機應用進行網上報名,上傳參賽視頻,組委會聘請專業裁判對參賽視頻進行評審,按照比例評選出各等級獎項並頒發電子證書和給予適當獎勵。

  線上比賽于9月18日至10月31日舉辦,現場(線下)比賽將在12月2日至3日在西城區廣安體育中心展開。屆時,來自京、津、冀、魯、豫的500名選手,與臺灣地區的180名選手將共聚一堂,切磋武藝。

  來自臺灣的許晉銘在啟動會現場表演了一段洪家拳。“以氣發力,以聲助威,走的是比較剛猛的路子。”他向記者介紹洪家拳拳術的特點。從小對武術著迷的他,高中就加入了學校武術社,此後一路學習洪家拳;幾年前來北京大學讀博,他又跟隨北京的老師學起了太極拳。

  武術傳承希望在年輕人

  許晉銘説,練武很辛苦,除非有很強烈的興趣,否則很難堅持。受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影響,臺灣現在練武的人數有減少的趨勢。而反觀大陸,武術培訓越來越系統,資金投入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大陸武打明星,李連杰、吳京等,讓民眾對武術産生興趣。

  “臺灣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得到當局的資助比較多。現在臺灣要舉辦武術比賽,資金支援就比較少。島內環境在改變,這種活動就顯得特別重要,強調武術精神,在臺灣推廣武術,是為了讓大家不要忘記。如果能來大陸參加交流比賽,一定對習武會有助益。”許晉銘説。

  劉會進介紹道,臺灣民間有很多授徒的武術館,影響力比較大,大中小學也基本會有武術社團。“洪門會經常派武術老師去學校,免費教青少年習武,拓展武術的工作。我們現在儘量吸收年輕人,武術要傳承,希望寄託在年輕人身上。”(本報記者 張 盼)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