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藝術節廈門啟動 搖滾版《山海經傳》將上演

2017年09月25日 09:00: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廈門9月23日電 (陳悅 羅荔丹)“共同的神話能促進兩岸更緊密融合,”談起製作“搖滾版”《山海經傳》的初衷,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搖滾音樂劇《山海經傳》製作人何康國説,他相信文化凝聚力到了一定程度,兩岸是“拆不散的”。

  2017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23日在廈門啟動。今次藝術節將上演14部藝術作品,它們分別來自海峽兩岸和香港地區,以及美國、立陶宛、挪威、法國、白俄羅斯等國家,其中包括雲門舞集、優人神鼓、林文中舞團等臺灣地區知名藝術團體的作品,尤其《山海經傳》是首度在大陸上演。

  何康國説,雖然《山海經傳》演繹的是“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話故事,但“人心是不變的”,這也是他演繹神話故事的現代意義——“讓年輕人看到,古代的喜怒哀樂和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

  為了讓神話故事能更好被現代人接受,他採用搖滾這樣現代的音樂語言,又讓演員身著時裝。何康國説,全劇總共用到208套精心設計的時裝,讓古老的神話用現代的語言來闡述。

  同時擔任臺灣師範大學華文音樂劇中心主任的何康國期待,通過參加兩岸藝術節,兩岸藝術界能夠探索更多合作的方式,如共同製作劇作等。

  他説,其實中華文化中還有很多經典作品,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都可以“古典現代化再制”。在他看來,這些中華傳統文化作品並不亞於莎士比亞劇作這樣的世界級巨作。

  其實,在閩南大戲院兩岸藝術節推動下,閩南大戲院2015年就曾和臺灣音樂時代劇場合製了兩岸合製原創音樂劇《微·信》。閩南大戲院常務副總經理羅艷告訴記者,今年兩岸藝術節將探索更多兩岸藝術界深度合作,其中包括運營管理交流、傳統曲藝傳承與創新交流、舞臺技術和劇場管理的培訓等;閩南大戲院還將探索協助臺灣大學生在廈門實習、就業,並打造更多兩岸青年交流新平臺。

  啟動儀式當天,臺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創始人兼藝術總監朱宗慶,臺灣果陀劇場創始人、團長兼藝術總監梁志民,臺灣優人神鼓劇團藝術總監劉若瑀等臺灣知名藝術團體負責人與何康國、劉雪楓等兩岸著名學者舉行了一場主題為“對話藝術、情牽兩岸”的對話。今年兩岸藝術節總計將有文藝對話、文藝市集、藝術進校園等30余場市民文藝活動。(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