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文創攜傳統之美亮相北京文博會

2017年09月12日 11:15: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楊程晨)伴隨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簡稱北京文博會)11日開幕,攜臺灣生活美學而來的“臺灣文化創意館”正式開張,面向北京觀眾。

  本次北京文博會主題為“文化科技融合傳承創新發展”,臺灣文創館則以“閱·臺灣”作主軸,囊括21家臺灣具代表性的文創機構和廠商,産品有“品牌精品”“工藝美學”“創意設計”“益智童玩”及“臺灣茗茶”五類。

  臺灣文創館負責人葉吉淩告訴記者,2009年起,臺灣貿易中心開始籌組不同文創團到大陸參展,每年會把臺灣最新的文創設計帶到大陸,比如這次的陶瓷産品中,就有將鎏金技術與中國傳統手工繪製相結合的原創作品。

  來自臺南的茗茶品牌有餘堂在島內已有相當知名度,茶葉包裝考究是其特色之一。該品牌執行總監吳應成提到,現代茶葉多為機器真空包裝,像攤位上擺放的炭焙烏龍茶、梨山炭焙功夫茶等手工包裝産品已基本在臺灣市場消失。“而從前,臺灣茗茶就是這樣一包包傳到世界各地,然後闖出了名聲。”

  吳應成説,有餘堂的産品不僅注重傳統,也追求創新。他從抽屜裏拿出兩盒茶葉,分別標識“芒果烏龍”“蓮花烏龍”。

  他介紹,這裡的烏龍茶來自阿里山,蓮花和芒果來自臺南,當後二者還未完全成熟時便與茶葉熏制,成品茶便有了更多味覺體驗。“茶會讓人覺得屬於老一輩人,我們也希望用新的方式去呈現傳統茶文化。”

  剛在吉林、山西等地結束參展,便馬不停蹄趕來的臺灣鶯歌黑彩窯藝術總監白芃絪是北京文博會的常客,該品牌繪金與傳統手繪陶刻的結合技藝早已享譽海外。會展現場,它們的最新作品冰煙、七彩礦、紅鐵礦壺等不斷引來顧客問價。

  “我的作品技法更偏中國傳統方式。”白芃絪以帶開片花紋的茶具舉例説,現代人希望快速復刻汝窯開片會在釉上添加一些玻璃,這既能增加茶具色澤、也能讓開片紋路細化。

  “而我年紀大了,更喜歡傳統的東西。”她舉起貨架上的鐵砂汝窯杯説,這一種需要高溫後自然開片,製作週期更漫長,但也在市場上更顯價值。“學到老、活到老,把自己對設計的想法與中國傳統相結合,你會發現中國傳統的東西真的很美。”(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