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兩岸青年學者圓桌縱論兩岸文化交流新態勢

2017年06月29日 10:28:4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青年學者圓桌縱論兩岸文化交流新態勢

  兩岸青年學者圓桌縱論兩岸文化交流新態勢。(台灣網 李寧 攝)

  台灣網6月27日北京訊 (記者 李寧)2017年“第十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會議”今日(27日)在北京舉辦,臺灣青年志工協會秘書長、北京大學博士黃彰國主持了“兩岸文化交流新態勢”圓桌討論,兩岸青年學者從生態文明、文化産業協同發展、兩岸宗教文化交流等方面闡述了兩岸文化交流的現狀與未來。

  民以食為天。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樊良樹認為,兩岸生態農業交流合作前景廣闊。大陸發展生態農業,不僅可以增加當地民眾的經濟收入,也可為臺灣生態農業成功經驗的輸出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兩岸攜手在生態農業精耕細耘,大幅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也有利於抗擊全球暖化趨勢。

  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副教授董傑以“內蒙古與臺灣民族文化産業協同發展研究”為主旨發表了演講。他結合自己在臺灣考察與在內蒙古做文化産業規劃和開發的感受指出,發展文化産業對內蒙古非常重要,但第三産業在內蒙古GDP中所佔的比重仍然很小,旅遊業還僅僅是依靠自然形態,臺灣的文化産業融合度卻非常高。根據發展定位,內蒙古未來在農畜産品和生態旅遊上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這些都跟文化産業息息相關。希望兩岸可以合起手來,做有關民族文化産業、産品的研發,也希望兩岸互辦文化産業交流會、産品展銷會,通過人、物的交流促進文化産業交流。

  福建師範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基督教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巍巍則從臺灣宗教休閒旅遊談起。他指出,臺灣宗教休閒旅遊主要包括宮廟朝拜、巡遊儀式模式的休閒旅遊、作為旅遊景點參觀的休閒旅遊及結合宗教場所或主題的日常生活休閒放鬆式旅遊,這揭示出宗教旅遊市場開發潛力巨大。會議中,他對開發宗教旅遊給出了相關建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劉智豪則從“宮廟聯誼會組織在兩岸宗教文化交流中的深化與拓展”方向展開演講,重點介紹了臺灣媽祖聯誼會的發展現狀。他指出,臺灣媽祖聯誼會自2001年成立後,積極推動媽祖信仰文化的發展、參與兩岸各類宗教文化交流活動。他認為,聯誼會擺脫過去傳統一對一宮廟團體交流的模式,結合兩岸民間力量,將兩岸宗教文化交流更深層化,加深了兩岸青年間的交流層次平臺,體現了兩岸民眾在歷史和文化上同文同種的認知,對於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

  與會的青年學者還圍繞“如何加強兩岸青年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了互動式交流。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臺灣青年志工協會協辦。(台灣網 李寧)

兩岸青年學者圓桌縱論兩岸文化交流新態勢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