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北故宮辦展不提"明朝"臺媒:"去中國"煞費苦心

2017年06月15日 09:50:0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臺北故宮推出“明朝永樂皇帝瓷器”特展,為了回避“明朝”策展方在媒體上稱為“東亞工藝美術的巔峰”,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臺北故宮為了回避“明朝”兩字煞費苦心,大中華歷史被東亞一刀斷,“去中國”意圖一目了然。臺北故宮典藏是文物南遷留存的瑰寶,更是中國古代藝術史和漢學研究的重鎮,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意念下,臺北故宮何去何從?

  評論摘編如下:

  大陸近年掀起博物館熱,連帶捧紅了文物專家、策展人,頻頻于公共舞臺亮相。6月2日大陸故宮研究院一口氣成立文物南遷研究所、鐘錶研究所、宮廷原狀研究所、世界文明古國研究所、影視研究所等5個新研究所,同時新設金磚、簡牘兩個研究室,大舉擴張故宮組織。故宮走紅,單霽翔院長順勢也成為“網紅”。

  近10年大陸在文物收藏及電視鑒寶潮推波下,以文物專業人士為主導的博物館熱,熱到令人難以想像。2013年故宮成立研究院,不到4年,如今下轄3間研究室、20間研究所,聘任眾多考古、文物類專家,專業陣容龐大,反映了大陸文物學術的興盛。

  多年來兩岸文化互通,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有許多交流,2010年紫禁城肇建590週年,北京故宮策劃“重走文物南遷路”活動,與臺北故宮攜手合作,共同回顧這段歷時15年,上百萬件珍寶在炮火中穿行大半中國,竟無一件丟失,全無毀壞史詩般的歷史,兩岸共同研討這段艱辛歲月,是對歷史和文明的敬畏。

  北京故宮近年在博物館熱潮下,將百萬件藏品全部發佈于網路,並運用VR、4K等技術,方便民眾遠距賞玩。資訊流通便利帶動創意發展,加上臺北故宮實用文創概念的啟發,北京故宮近4年研發文創産品已超過9000種。

  令人感喟的是,兩岸故宮合作盛況已難再現。5月臺北故宮推出“明朝永樂皇帝瓷器”特展,策展方在媒體上稱為“東亞工藝美術的巔峰”,為了回避“明朝”兩字煞費苦心,大中華歷史被東亞一刀斷,“去中國”意圖一目了然。

  2015年故宮南院開院不久,發生成龍捐贈展品遭潑墨事件,當時官方聲明:“臺北故宮典藏大部分源自清宮舊藏,是中華文化精品,若展出相關文物就是統戰,故宮如何運營下去?”但蔡當局上臺後,故宮的態度急轉直下,立即拆除成龍捐贈品,理由是“拒絕文化統戰”,這與“東亞工藝美術巔峰”思路如出一轍。近年臺北故宮大量館藏東亞各國工藝品,稀釋清宮舊藏,大致也有類似考慮。

  西方博物館源自早期的“珍奇屋”,文藝復興時期策展者通常是收藏家,十分在意觀展者對藏品的理解,今天世界頂級的博物館仍延續傳統,它們最大的價值,在於引導公眾連結歷史記憶,追溯文化基因。臺北故宮典藏是文物南遷留存的瑰寶,更是中國古代藝術史和漢學研究的重鎮,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意念下,臺北故宮何去何從?為拒絕統戰,臺灣應在中華文化基因裏失蹤嗎?

  文化對政治經濟的折射,可再以故宮為例,前幾年臺北故宮在文創産業標誌性展會──深圳文博會開設專館,訂單如潮,商家賺得盆滿缽滿。2017年文博會,臺北故宮卻缺席,文化轉折直接導致商機凋敝。

  蔡英文任內文化情勢的激變,背後是臺灣“政治-文化-經濟”鏈條的整體下滑,值得警覺。在這個鏈條上,大陸在進擊,臺灣在退縮。大陸不斷探尋中華文化精華,對自我政治模式、發展模式大力塑造自信。

  反觀臺灣,蔡當局秉持“對陸切割”一念,對中華文化主動失語。然而公眾看到的現實是臺灣藝文界紛紛到大陸發展,《瑯琊榜》等陸劇攻陷臺灣電視頻道。

  從這個視角看,臺灣的未來戰略“有破無立”,是故不難理解當局頻頻拿“東亞”、“新南向”來當作文化、經濟幌子的尷尬。

  自我切割就意味著戰略退縮。蔡當局對亞太局勢的嚴重錯判,致使臺灣陷入全方位的危機,兩岸政治急凍,經濟屢失良機,外部空間空前壓縮,“邦交國”僅剩20個,創歷史最低紀錄。小英執政已一年余,理應對臺灣交出一個力挽狂瀾的未來戰略,站在歷史的谷底,臺灣已沒有時間和空間來“試錯”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