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弘揚中華詩歌文化 2016兩岸詩會在臺灣佛光山開幕

2016年12月26日 08:26:0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為弘揚中華優秀詩歌文化,促進兩岸詩歌的繁榮與發展,2016年兩岸詩會于12月18日在臺灣佛光山隆重開幕。(台灣網 楊永青 攝)

  

  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在開幕式上致辭。(台灣網 楊永青 攝)

  台灣網12月19日臺灣高雄訊(記者 楊永青) 為弘揚中華優秀詩歌文化,促進兩岸詩歌的繁榮與發展,2016年兩岸詩會于12月18日在臺灣佛光山隆重開幕。“中國是詩的國度,詩是中國文化的根。中國百年新詩,是中西方文化碰撞而來,以西方的形式,表達中國的精神。兩岸的新詩,都傳達著中華民族詩意、詩化的生活傳統。”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如此闡述兩岸詩會的精神內涵。

  2016兩岸詩會由海南省臺辦、海南廣播電視臺、中國詩歌學會、臺灣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臺灣文學藝術交流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詩會以詩會友,借詩傳情,共設有兩岸詩歌高端論壇、桂冠詩人頒獎禮暨新年音樂詩會、詩詞歌咏晚會和采風講學四大議題,兩岸近60名詩人參加此次活動。

  “新詩百年──兩岸詩歌高端論壇”于18日上午舉行,也拉開了此次兩岸詩會活動的序幕。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臺灣文學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陳萬好在開幕式上致辭。

  廈門城市學院人文與藝術系陳仲義教授、臺灣中山大學中文系蔡振念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譚五昌主任、高雄大學助理教授柯品文圍繞“論中國新詩百年發展現狀與未來的思考”發表演講;雲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雷平陽、前臺灣文學館副館長雨弦分別暢談了個人的創作體會;海南省青年詩人協會副主席李其文、臺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劉正偉、海南省詩歌學會副主席樂冰探討了新詩百年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創作與傳播。臺灣著名詩人洛夫、大海洋詩刊主編蔡富澧、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舒婷、《現代青年》雜誌社社長雁西、中國詩人俱樂部副主席楚天舒等兩岸詩人出席論壇。

  臺灣著名詩人洛夫希望詩人應當將中國古典詩的語言之美重新找回。他表示,詩歌除了情感和思想以外,還需要獨特的技巧和語言,其意象蘊含著永恒之美。現在是一個大平臺文化的時代,精緻文學和通俗文學的界限被打破,但是詩的本質不應該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流失,希望每一個寫詩的人都以追求詩歌的永恒之美作為方向。

  雷平陽認為詩歌的創作和品鑒標準的建立,需要一個傳統來慢慢促成;我們的詩歌、文學需要建立一個強大的、有慣性的、具無限生命力的傳統,讓詩人可以無止境地去創作。

  由海峽兩岸詩歌界發起,共同推動的“兩岸詩會”已經連續成功在瓊舉辦五屆,相繼邀請過余光中、羅門、張默、鄭愁予等臺灣詩人近百位來瓊參加活動,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臺灣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錢復等知名人士均參加過往屆兩岸詩會。通過多年的舉辦,該項活動在兩岸及國際華人屆已産生廣泛影響,其本身的藝術性,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播和弘揚以及對兩岸詩歌文化的交流都得到兩岸文化界的高度認可。兩岸詩會活動現已打造成海南國際旅遊島文化建設的重要品牌,成為瓊臺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成為兩岸詩歌界固定的、規範的、具有權威性的文化交流盛會。(完)

[責任編輯:高斯斯]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