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穿越兩岸暨港澳的月餅滋味兒

2016年09月18日 07:30:3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 月餅,是中秋佳節當仁不讓的“主角”。細膩綿柔的蛋黃金腿、清甜可口的玫瑰豆沙、芳香四溢的鮮肉月餅……一枚枚金黃的月餅滿足著不同地域食客味蕾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團圓美滿的期盼。

  中秋來臨,新華社記者精心挑選兩岸暨港澳地區各具獨特風味的月餅,與您一邊品嘗美味,一邊閒聊月餅背後的故事。

  臺灣:“西洋味”“傳統范”俱全的美食

  在臺灣,中秋節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賞圓月、食月餅是流傳已久的習俗。

  臺灣的月餅製作除受到大陸影響外,還結合了其他地方的特點。如百年老店陳允寶泉的小月餅就結合了日本糕點烘焙技法,口感綿密、入口即化。

  在陳允寶泉臺北車站店,正在採購月餅的陳妤蓁告訴記者,她是第三次來陳允寶泉買月餅。這裡月餅味道是淡淡的清香,吃起來感覺很好。

  陳允寶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業務副理黃歆咏介紹,以前的月餅都比較大,要切開吃,吃不了就會浪費。陳允寶泉自1976年推出直徑5至6釐米的小月餅,一上市就受到好評。目前,該公司主打的小月餅採用日本産白鳳豆做餡,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紐西蘭進口奶油與微量的糖,頗受歡迎。

  除了傳統的綠豆、紅豆餡,近些年肉餡也在臺灣流行起來。每到中秋節前,王師傅餅鋪臺北京站店都會排起兩排長達百米的隊伍。在這裡,咖喱餡、香菇滷肉餡和滷肉餡等月餅供不應求。

  無論月餅的品種如何創新,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卻是不變的。“可能時代在變吧,現在有很多新奇的式樣出來,也都可以接受。”陳妤蓁説,“中秋節吃月餅有特殊的意義,就是和家人團圓。”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