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通訊:兩岸記者探訪大陸最東端領土黑瞎子島

2016年07月29日 08:2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撫遠7月28日電 題:兩岸記者探訪大陸最東端領土黑瞎子島

  中新社記者 路梅

  黑瞎子島,又名撫遠三角洲,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江島,位於中俄邊界撫遠市境內的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交匯處,是中國最東端的領土,每天早晨中國最早見到太陽的地方。同時,它也是中俄邊境界島。

  2016年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走訪黑龍江省,27日慕名來到黑瞎子島,一探這座世界唯一的內陸“一島兩國”。

  從撫遠東極機場驅車50分鐘左右,通過中方唯一上島通道烏蘇大橋,便進入了黑瞎子島區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濕地,水草豐美,蘆葦搖曳,蓮花飄香,映襯著藍天白雲,格外開闊壯美。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楊釗是跑大陸新聞的資深記者。他在登島之前就在網上詳細查閱了有關資料,除了為採訪做好充分準備,還客串了一回解説員,為同行團友介紹起黑瞎子島的小故事。

  黑瞎子島是由3個島係93個島嶼和沙洲組成的,總面積約335平方公里,其中,中方171平方公里,俄方164平方公里。

  兩岸記者沿著公路穿過島上濕地,便抵達中俄界碑揭幕儀式原址。2008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政府在此舉行了中俄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至此,中俄長達4300公里的邊界全部得到確定,黑瞎子島也形成了世界獨特的“一島兩國”格局。

  2011年7月,黑瞎子島開放旅遊,景區內包括濕地公園、俄羅斯軍營舊址、東極寶塔等景點。記者在現場看到,不時有旅遊大巴帶著遊客前來遊覽。其中,中俄界碑揭幕儀式原址對遊客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因為這裡矗立著259號界碑,是中俄兩國領土永久性分割的標誌。這是島上17塊界碑中的一塊,中俄兩國工作人員經過實地勘測,共在島上立下17塊界碑,包括中方9塊,俄方8塊。

  來到此地的人們紛紛體驗穿過帶有鐵絲網的綠色柵欄就形同“出國”的奇妙感受,興奮地議論著手機信號切換到了俄羅斯的電信運營商,遠眺江面上俄羅斯的邊防艦艇和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哈巴羅夫斯克,並與259號界碑合影留念。

  走南闖北的兩岸記者們面對這番景色,也興奮地展開了拍攝和採訪。有臺灣記者表示,能夠來到以前只能在歷史書裏看到的地方,感覺很特別,要製作節目向臺灣民眾介紹這裡。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藍孝威去年隨兩岸記者聯合採訪團去了新疆,探訪了大陸的最西端;此次又登上黑瞎子島,來到大陸的最東端。他感慨地説:“去年的大漠風光,今年的濕地美景,對我來説都是非常奇妙的體驗。”

  據介紹,黑瞎子島開放開發得到了中俄兩國高層的積極推動。2015年8月,中俄雙方就設立黑瞎子島口岸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將設立黑瞎子島公路客貨運輸口岸,臨時口岸預計將於今年11月初至明年4月末開通。

  撫遠市還在緊鄰黑瞎子島的區域建設東極小鎮,作為黑瞎子島旅遊的住宿、服務配套功能項目,目前已初見雛形。據粗略統計,去年到撫遠旅遊約42萬人次,當地旅遊部門預計今年將超過百萬。

  今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黑瞎子島實地考察時強調,黑瞎子島不要建成開發區、工程區、遊樂場。島上建的基礎設施都應是對生態起保護作用的。保護生態,留一張白紙。

  “保護生態,留一張白紙。”不論是撫遠當地官員,還是普通民眾,甚至是到黑瞎子島旅遊的黑龍江省內遊客,都時常將這句話脫口而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撫遠旅遊的一張重要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