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佛光山“河北文化月”啟帷 非遺展演受追捧

2016年07月04日 07:2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佛光山“河北文化月”啟帷非遺展演受追捧

  河北雜技《蹬鼓》表演。 高紅超 攝

  中新網高雄7月3日電 (記者 高紅超)“文化河北——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2日在臺灣佛光山正式拉開帷幕。河北雜技、唐山皮影、寧晉工筆畫、保定古城香道等豐富多彩的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産將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持續展演近一個月時間。

  河北雜技《踢碗》表演。 高紅超 攝

  本次活動由河北省文化廳、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主辦,冀臺文化交流中心、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寧晉縣人民政府承辦。

  當日下午,佛陀紀念館的大覺堂內歡呼聲不絕於耳。作為重頭戲,河北省雜技團帶來的精彩雜技節目在這裡上演。

  唐山皮影戲表演。 李春雷 攝

  絢麗的燈光、優美的布景、高難度的動作,相繼出場的《蹬鼓》、《單槓技巧》、《踢碗》、《詩書韻蹬傘》等節目不斷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年輕魔術師帶來的古彩戲法《仙人摘豆》則以精湛的表演、幽默的語言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觀眾雖然對其中的魔術技巧百思不得其解,卻大呼震撼。

  滑稽表演《互動氣球》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在滑稽演員的帶動下,小朋友們紛紛揚起手來爭搶氣球。觀眾席上一位97歲的老者得到一隻氣球後竟開心得滿眼淚花,原來當日恰逢他的生日。

  唐山皮影戲吸引了很多小朋友觀看。 李春雷 攝

  七月正值暑期,很多小朋友在父母、老師的陪伴下前來觀看表演。除了精彩的雜技,讓他們喜愛的還有被稱為“電影鼻祖”的皮影戲。

  唐山皮影戲表演環節,不時傳來小朋友們的歡笑聲。只見白色的幕布上,狡猾的狐狸兇猛地撲向中計的烏鴉,在唐山皮影藝人們的“幕後”操縱下,狐狸在幕布上做出搖頭擺尾、跳躍、大笑等動作。緊湊的故事情節、充滿童趣的説唱語言,讓臺下的小朋友們看得入了神。

  除了觀看雜技、皮影戲表演,在佛館雙閣樓,很多民眾駐足欣賞保定古城香道表演。據介紹,現場展演的保定古城香道傳承了保定清苑800年傳統制香技藝。

  保定古城香道表演。 白迎金 攝

  當日同時展出的還有寧晉工筆畫等河北工藝美術作品。據了解,寧晉工筆畫在當地已自成産業,畫展除佛教題材作品外,還展出了反映現實生活的40余幅作品,作品均為寧晉畫家的扛鼎之作,代表了當前寧晉工筆畫的最高藝術水準。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告訴記者,每年暑假,佛光山都會在臺灣各地的道場為兒童舉辦夏令營活動,“河北文化月”的舉辦恰逢其時,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可以寓教于樂,增進臺灣兒童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認知。

  據介紹,河北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活動在當地大受歡迎。如常法師説,早在3個月前,佛陀紀念館就開始對“河北文化月”進行宣傳,民眾可在網上報名索票,票很快被搶光。當天約有1200多名孩子觀看表演,來自臺灣各地。

  據悉,7月3日、7月8日、7月9日、7月10日還將有河北雜技和唐山皮影戲表演,寧晉工筆畫等工藝美術作品將持續展出至7月23日。(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