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再度參加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

2016年04月28日 19: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長榮交響樂團27日晚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專場音樂會演出。(臺灣長榮交響樂團供圖 台灣網發)

  台灣網4月28日北京訊 (記者 郜利敏)4月27日晚,《臺灣舞曲》奏響北京國家大劇院,臺灣長榮交響樂團用音樂帶領聽眾神遊臺灣廟宇,感受其雕梁畫柱之美、人聲鼎沸的熱鬧場景,體會臺灣人民歡樂的心情。

  由國家大劇院與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于4月8日拉開帷幕。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受邀參加活動,並於昨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專場音樂會演出。

  音樂會上,樂團演奏了臺灣作曲家江文也的成名曲《臺灣舞曲》、大陸青年作曲家姜瑩作品《絲綢之路》、《第八號交響曲》等曲目,與大陸二胡演奏家李梅共同演奏二胡版協奏曲《梁祝》。

  臺灣作曲家江文是臺灣早期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以他的作品《臺灣舞曲》作為音樂會的開場曲目,契合本屆“中國交響樂之春”活動演奏中國早期管弦樂作品的內容。長榮交響樂團團長張士逸稱,該作品充滿著濃厚的臺灣色彩,演繹了臺灣人民生活的場景,希望聽眾透過音樂更加了解臺灣。

  大陸二胡演奏家李梅與樂團再次合作演奏二胡版協奏曲《梁祝》,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歡迎。其實,雙方在之前已有過多次合作演出,已培養了高度默契感,演奏配合越來越嫺熟。

  “二胡和大提琴的多次對話,細膩的描繪了祝英臺面對前來送行的梁山伯感概萬分,欲言又止的複雜心情”,交響樂的愛好者鄭媛媛稱,纏綿的旋律令他仿佛看到梁祝十八相送依戀不捨的鏡頭,盛讚這場音樂會堪比殿堂般享受,每個樂符細節都被完美地演繹。

  演出結束後,聽眾掌聲久久不息,高喊“安可!安可!安可!”樂團三度返場演奏,以此感謝聽眾厚愛。

  “‘中國交響樂之春’堪稱是中國交響樂的群英會”,長榮交響樂團執行長鐘德美稱,非常榮幸再次受邀參加“中國交響樂之春”活動。鐘德美希望長榮交響樂團可以成為兩岸音樂交流的“使者和橋梁”,共同推動中華民族交響樂的發展。

  據悉,樂團再度受邀參加此次盛會,得到了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的大力支援,北京市臺胞同胞聯誼會黨組書記王蘭棟當晚親臨現場欣賞音樂會。他對樂團演出圓滿成功表示衷心祝賀。他表示,自2014年始,北京臺聯和臺灣長榮交響樂團合作舉辦多屆“兩岸族韻喜福匯暨梁祝·愛之交響音樂巡演”活動,樂團對音樂一絲不茍的專業態度令人敬佩,對中華民族文化瑰寶的共通感悟更讓雙方合作默契。他希望雙方繼續攜手將中華經典樂曲傳遞給海峽兩岸同胞。

  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于4月8日拉開帷幕,活動以“中國交響樂記憶”為主題,集合大陸及臺灣共12支優秀的交響樂團,12位著名的指揮家及上千位的音樂家輪番登場演出,活動演出曲目主要以中國早期作曲家管弦樂作品為主。(完)

大陸二胡演奏家李梅與樂團再次合作演奏二胡版協奏曲《梁祝》,受到觀眾們的熱烈歡迎。(臺灣長榮交響樂團供圖 台灣網發)

[責任編輯:郜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