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畫説端午

2017-05-25 13:23: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端午圖(中國畫)齊白石

 

  屈子行吟圖(中國畫)傅抱石

 

  午瑞圖(油畫)郎世寧

  【美術經典】

  中華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出於農事活動的生存之需,因了自然主義的信奉,非常注重節氣。為感恩自然、領受自然,每個節氣都有著一種祭拜與興感共含的“節”,端午節也不例外。

  端午節的發端與楚文化緊密相連。楚文化有著一種神秘的氣氛,巫山雲夢,幽谷茂林,讓人們多一分神思仙念。民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藝術史上也留下很多以屈原為題材的經典畫作。在文人畫家的視野中,屈原是忠君愛國的典範。在明代畫家朱約佶的筆下,岩下仰天而坐的屈原傲骨臨風,擺脫了儒家對屈原的“夫子”化的詮釋;近代畫家傅抱石筆下,披頭散發的屈原望向滔滔江水,悲憤之情油然而生,江岸的雜草荒蕪、遠景的水天蒼茫,不免讓人誦出《天問》的蒼涼歌調;當代畫家王西京筆下的屈原,有了更明確的風骨格調,大膽灑脫的勾線與明快清晰的留白,彰顯了中國人物畫的精湛技藝以及筆墨黑白的獨特魅力。這些畫充分體現了士人風骨與悲憤情懷,鐵骨錚錚的端午粽色滲透著對屈原精神大美至頌的祭拜。

  節日不僅僅應當是悲壯的緬懷,也應有適宜的歡快。我們可以想像,楚人在此日身穿飄飄白衣,在江邊舉行奉粽投江的儀式後,鑼聲一響,便有了龍舟比賽的歡聲笑語。前者是對先人和風骨的傳習表彰;後者純屬普通百姓勞作之餘的心力舒展。在五月波瀾舒緩的江面,我們可以感受到人們面對萬里江山的壯闊胸懷和對家鄉故土的深深眷戀。

  父輩們説,小的時候端午是極其興奮的一天。天剛亮,便急切地爬起床,踏著晨露,奔向山頂。走在五月清晨的山路上,嗅著朦朧曉寐的爽然空氣,那種“零露漙兮”“清揚婉兮”的詩情便融入少年的心中。然而,少年不是為詩而去,而是要趕在太陽升起的一剎那,在山谷中採擷含露的曉艾。誰第一個拔得頭籌,就擁有最驕傲的歡喜。

  這就要説到艾草的作用,《詩經》裏有一首《採蘩》,“蘩”就是艾。《本草綱目》説:“艾葉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和。”這頗合《周禮·月令》在談及季夏之月陽氣升騰的道理,在古人看來,艾是祝融之神的恩賜。艾的功效有許多,以艾入灸可以治風濕筋佝;陳年老艾可以治一切夏季流行瘟疫。於是,在平民百姓那裏艾成為驅鬼的“鍾馗草”,成為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品,也演變為一種求得健康、驅除瘟疫的民間符號。

  每當端午這一天,江南的大街小巷充斥著叫賣艾草的聲音,急匆匆的行人扔下幾枚銅板,拿起一束艾蒿和菖蒲,回到家裏挂在門前,這個夏季那些可怕的瘟疫便逃之夭夭了。

  為中華文化所折服的西洋畫家郎世寧,也來湊端午的熱鬧。溫潤厚重的青瓷花瓶、瑰麗華美的夏日之花,襯著青青的艾葉,透出繁榮的五月景象。幾枚古銅色的包粽、一盒花果,畫面烘托的是“富貴吉祥”的安康知足。

  龍舟競競,江水洋洋。當我們享受美味的粽子時,不要忘了感恩祖先,更不要忘了一分收穫來自一分耕耘。“五月斯螽動股”,在這個季節,養蠶的女工要早起;勤勞的農民在期待著麥熟。《月令》中還告誡人們,千萬不要在這個時節去採伐林木,因為“是月也,繼長增高”。萬物正當少年初長,還不到用的時候。

  一枚粽葉,將自然、季節、人生包合在一起,成為衣食,成為健康,成為文化,成為生活。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