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萬物自然——臺灣木雕師黃媽慶的雕刻人生

時間:2015年02月28日 09:0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14歲成為雕刻學徒以來,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黃媽慶刀下誕生無數的荷葉、絲瓜、飛鶴、小鳥、龍頭、遊魚等動植物栩栩如生的形象,但他卻很少直接刻畫人。

  這種偏愛自然、復歸於樸的雕刻風格恰恰是這位63歲臺灣木雕大師的心境寫照,不少人見其作品而驚嘆。

  “哇!這真的是木頭雕的嗎?”在臺中文創園,黃媽慶的展覽《順逆皆自然》讓很多前來參觀的市民和遊客難以置信,不少觀眾駐足停留,審視再三。

  身著紫色中式傳統服裝的黃媽慶神情恬淡謙遜、從容而不失熱情,時不時為觀眾講解。“萬事萬物有其因緣,該來的總是會來,順逆皆然,順境、逆境皆是恩人。”他説。

  在黃媽慶的家鄉鹿港,人文薈萃,自古港埠經濟繁榮。説起臺灣的雕刻藝術,外界莫不推崇以豪放寫意見長的苗栗三義和以雅致寫實著稱的鹿港。

  作為土生土長的鹿港子弟,黃媽慶自幼拜雕刻名家王錦宣為師,參與廟宇興建與維護,奠定了他作品的傳統根基,也為未來的創作打下深厚基礎。

  他坦承,老子的陰陽、佛家的輪迴對他影響很深。在他創作的一系列自然、海洋、荷花和絲瓜等作品中,他自己最喜歡的是樟木所雕成的《紅葩迎曦》:殘荷下面,小荷已露尖尖角。

  “新舊交替,體現了生命的輪迴。”他説,為了完成雕刻這幅作品,從構思到最終成品花了兩三個月。

  黃媽慶另一幅得意的作品是《荷風蓮開》。2010年時任海基會董事長的江丙坤贈送給時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的便是這幅木雕作品,也讓不少大陸民眾領略到黃媽慶的手筆。

  雖然木雕創作很辛苦,但黃媽慶依然甘之如飴,並視木雕創作為一種修行。在他的一呼一吸、一刀一錐中,原木的質樸敦厚、自得的恬靜油然而生。

  他把自己的生活體悟融入到傳統技法中,既保留了傳統味道,又呈現個人創意。他以木材原始肌紋為構思,將構圖融入造形中,讓每件作品都各具意涵。從平面到立體,從陰刻、陽刻到浮雕、鏤空雕、圓雕及利用複合木材各成一體,每一件作品都盡力展現其最美之態。

  黃媽慶早期瓜果、荷花、蟲鳥、海洋生態及傳承等系列作品都呈現出生命的價值,也是他對鄉間淳樸生活的體驗和對大自然情懷的敬意。

  無數次在全臺展出並榮獲“民族工藝獎”之後,黃媽慶仍十分謙遜。雕刻之餘,他也會畫畫,向其他藝術家學習,並且經常問自己在創作中追求什麼。

  “當心中有愛時,一草一木皆無比可愛,即使樹上的小毛蟲或掉下的枯葉,都具有其生命的價值。”黃媽慶説。

  創作使黃媽慶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他時常惦記起兒時一起學習木雕的學徒們還有誰在木雕界,一起從事木雕代工的同業們現在工作是否順利。

  比起他們,黃媽慶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半個世紀過去了,從瓜果蔬菜、鳥獸蟲魚到彰化海濱的海洋生態仍是他創作的靈感源泉。

  “美景常在,吾心有感,我們需要挖掘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美。”他説。(記者陳思武 曹典)

[責任編輯:王偉]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