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呂國英“氣墨靈象”藝術論

2017年10月11日 10:26:08  來源:中國軍網
字號:    

周昌新 油彩畫

  先賢造字,商代立“美”。老子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孟子説:“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莊子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柏拉圖認為:“美是永恒的、絕對的、與自身同一的,是理性認識的對象,並從屬於善。”“美是真的光輝”。亞裏士多德認為:“美是理念,是形式,是整一。”黑格爾説:“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康得認為:“美在自由”“美是審美判斷”。謝林説:“美是有限中的無限”。劉勰説:“美在象外”。朱光潛説:“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宗白華認為:美在靈境。葉朗認為:“美在意象”。潘知常認為:美是價值,美在意義。呂國英“氣墨靈象”藝術論認為:“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互為形式內容,是藝術未來、創造之美。”

朱德群 油彩畫

  呂國英“氣墨靈象”藝術論,由系列藝術新論構成,分別是《逸形入靈 大藝立象》《如氣化墨 載靈承象》《氣墨繪畫 靈象藝術》《藝法靈象 至美審美》《氣墨靈象 高學大德》《潤靈樂境 “推挽”築峰》《創新藝術 超驗境界》等。

李可染 水墨畫

  1

  構成“氣墨靈象”藝術論之系列新論,既單獨成章、分別立論,又相互銜接、縱深遞進、融合整合。

  第一篇與第二篇為分論篇,在分別探究解讀“靈”與“象”、“氣”與“墨”之自然與人文密碼的基礎上,提出“靈象”“氣墨”新概念(新命名),立論:“逸形入靈”矗立大象之象;“如氣化墨”構建大美載體。

  第三篇為合論篇,由“靈象”“氣墨”延伸,提出“氣墨繪畫”“靈象藝術”新概念,進而構建“氣墨靈象”(“靈象氣墨”)之未來藝術新形式、新語言,立論:“氣墨靈象”築就藝術高峰、呈現至美審美。

 

李連志 水墨畫

  第四篇為綜論篇,在解讀、認知“藝術”本源與“規律”意涵,指出“藝法具象”“意法意象”等是相對藝術規律的同時,立論:“藝法靈象”揭示藝術本質規律,這種本質性規律,體現為藝術的終極性引領與根本性遵循。

  第五篇與第六篇等為補論篇,在分別探研、解讀藝術、藝術史、藝術家與讀者(受眾),于藝術審美中各守其“道”、各具其“責”的基礎上,立論:“高學大德”方入氣墨靈象;“潤靈樂境”方可“推挽”築峰;理念創新統攝藝術未來,創造之美建構超驗境界,等等。

賈又福 彩墨畫

  2

  構建“氣墨靈象”藝術論,系列藝術新論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建立新概念(新命名)、提出新論斷、探究新觀點,進而拓展藝術認知新範疇,構建藝術理論新體系,矗立藝術審美新坐標。

  “氣墨靈象”藝術論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有:“靈象”“氣墨”“氣墨繪畫”“靈象藝術”“氣墨靈象”“高學大德”“潤靈樂境”“超驗境界”等。其中,靈象、氣墨、氣墨靈象以及氣墨繪畫、靈象藝術是核心概念或核心命名。

 

王樹忠 彩墨畫

  靈象,即靈象合一,也謂靈之藝象,是多層次天人合一的藝術大美,也是最高層級的藝術之象。靈象從具象走來,經意象、抽象、真象(具象、意象、抽象三象合一),最終進入靈象。

  氣墨,即氣墨合一,也是筆墨儀態,既為筆墨演變發展的最高層次階段,又為呈現藝術大美之載體,是筆與墨、天與人、技與藝等諸元素,均入“氣”境而至極致天人合一層級的筆墨境界。氣墨從線墨走來,經意墨、潑墨、樸墨(線墨、意墨、潑墨三墨合一),最終進入氣墨。

 

林風眠 水墨畫

  所謂“氣墨繪畫”,是以“繪畫”例舉、説明,泛指文藝創作的所有藝術形式;所謂“氣墨”,也非唯“墨”一素,是指文藝創作中的所有材質、工具、載體。

  如此,氣墨繪畫之“繪畫”,可以是文學、戲劇,也可以是曲藝、書法,還可以是音樂、舞蹈,又可以是電影、電視、美術、民間文藝、群眾文藝等。氣墨之“墨”者,可以是文字、材料,可以是水墨、彩墨,也可以是水彩、油彩。

  也如此,“氣墨”是途徑,是方法,是渠道,是觀念,是思想,是大道,是文藝之大道。“靈象”是根本,是核心,是靈魂,是真,是善,是美,是真善美,是“美本身”,是大美,是至美之美。

  還如此,“氣墨·靈象”不僅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亦為文藝創作的普遍原理,終極遵循。

 

李可染 彩墨畫

  所謂“靈象藝術”,是象藝術的未來,也是象藝術的終極性高峰;是象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象藝術之超驗審美。靈象藝術所呈現的象外之象、超象之象、大象之象、純美之象,以及既往象藝術中所罕有的逸形、靈韻、化境、和諧、渾樸、華滋、濕潤、純粹、高貴、靜穆等,讓靈象成為至美之象、藝術大美,非藝術中人之大智大慧、大覺大悟者,以藝術擔當、極限挑戰、生命自由與自我救贖之犧牲,殫精竭慮,苦心造詣,一境恒求,方可成就。

 

陳鈺銘 水墨畫

  氣墨靈象,即氣墨靈象一體,是藝術創造的極致之美。氣墨是靈象的筆墨,靈像是筆墨的氣墨,無氣墨即無靈象,無靈象也必無氣墨,兩者如影相隨、不可割裂,即互為形式,亦互為內容,或即互為內容,亦互為形式。氣墨靈象從線墨具象走來,經意墨意象、潑墨抽象、樸墨真象,最終進入氣墨靈象。

 

李連志 彩墨畫

  3

  “氣墨靈象”藝術論,提出多方面的新論斷,如上述諸層面之立論,分別為:“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筆墨的未來;“氣墨”“靈象”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追尋至美審美、揭示藝術本質性規律;高學大德方立“氣墨靈象”華章;潤靈樂境“推挽”藝術高格;超驗審美統攝、引領藝術創造。其中,“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筆墨的未來、“氣墨靈象”互為形式內容等論斷,是核心論斷。

 

賈又福 水墨畫

  靈象”是“象”的遠方。藝術的演變發展,是“象”的演變與發展。“象”從物(宇宙萬物)來,象由形移,象悟由心。顯然,“象”為物的心性表達,不入“象”無審美。依藝術史論,藝術之象呈現了從具象到意象,從意象到抽象,從“三象”並置到三象合一之真象,並最終進入“靈象之象”,這是藝術之象的高級形式,也是迄今可以預見的最高藝術形式。

 

周昌新 油彩畫

  “氣墨”是筆墨的未來。筆墨既有自然形態,也有演變發展中所形成的諸多筆法、墨技之技術狀態,還有藝術家創作中形成並獨有的藝術情態,筆墨之“三態”在最高處匯合、而呈現出的天地人跨時空之融合,即為“氣墨”之境。筆墨已經呈現了從線墨、意墨到潑墨的過程,最終將由樸墨進入氣墨,這是筆墨的未來,也是筆墨發展的最高境界。

 

吳大羽 油彩畫

  “氣墨”“靈象”互為形式內容。“象”承筆墨,筆墨載“象”;墨與象不可分,象與墨不可離。從線墨具象到意墨意象,再到潑墨抽象、樸墨真象,線墨與具象相攜,意墨與意象相融,潑墨與抽象相合,樸墨與真象相伴。正由此,由樸墨真象到氣墨靈象,氣墨與靈象相行,氣墨是靈象之筆墨,靈象為筆墨之氣墨,兩者互為形式內容,形影相隨、缺一不可。

  “藝法靈象”揭示藝術本質規律。“法”為遵循,“法”為引領,“法”為范習與效倣;“靈象”是“象”之遠方,是藝術審美之大美,“藝”當必“法”靈象。顯而易見,藝法具象、意象以至抽象,均為藝術之相對規律,藝法靈象當為藝術之本質性、終極性規律。靈象追求至美審美,靈象無止境,藝法靈象不停滯。

 

賈又福 彩墨畫

  4

  “氣墨靈象”藝術論提出的新觀點,涉及多個層面,比如,“藝術史是‘象’的演變史”;“筆墨史是‘象’的承載史”。又比如,“氣墨”是最高藝術墨態之境;“靈象”是至美審美;“氣墨”“靈象”互為形式內容。再比如,氣墨靈像是哲學的藝術,也是藝術的哲學;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像是藝術未來、創造之美;“天人合一”認知、探究無止境,氣墨靈象實踐、表達與呈現無停滯;氣墨靈像是純粹之美、終極之美。還比如,“道法自然”呈現終極智慧之悟,“藝法靈象”追尋至美精神相貌;藝術史載錄有“道”,藝術家入史須“名”,讀者(受眾)鑒賞推動當“責”;藝術家的審美境界,決定作品的藝術境界,等等。

 

李連志 水墨畫

  5

  “氣墨靈象”藝術論矗立、構成新坐標,就是以“氣墨·靈象”為藝術創作軸心點、以“氣墨靈象·無界藝術 ”為藝術形式制高點,而構成新的藝術坐標體系。

  “氣墨靈象”藝術論之藝術新理論、新體系,就是由以上新概念、新命名、新論斷、新觀點所構成,並綜合整合、融合一體,從哲學美學上言,就是滋養精神,溫暖靈魂,就是生命自由、價值意義;從藝術理念、思想上説,就是創新藝術、超驗境界、終極立象;從藝術形式與語言上觀,就是“靈象藝術”;從藝術技法(筆法墨法)上論,就是“氣墨繪畫”;從藝術審美上看,就是“靈象審美”;從藝術文化上講,就是“無界藝術”;從藝術規律上探,就是“藝法靈象”,從藝術、藝術史與藝術家、受眾關係上究,就是“氣墨靈象者,高學大德也”“潤靈樂者”方可“推挽”築峰,形成既有傳統延伸,並孕中西交融,又涵當今探索,尤探未來引領的全新藝術體系。

 

朱德群 油彩畫

  6

  “氣墨靈象”是哲學的、美學的,是思想、理念,也是一種存在,一種非現實語境下的至美形態,但同樣也是藝術的、現實的,是藝術創造語境下的實在,是一種審美形態、藝術物化,還是一種藝術途徑、狀態與方式。

  信仰這種(氣墨靈象)哲學,崇尚這種(氣墨靈象)美學,需要智與慧之高學,也需要善與美之大德,非經深學、探研、禪思、“孕育”、見出,或經迷狂、了悟等艱難過程。

  尋覓這種途徑,進入這種方式,構建這種審美,呈現這種藝術,不僅要有智慧之哲、善美之德,尤需顛覆性思維、創造性技藝,以及挖空心思之心思、不擇手段之手段。

  如此,氣墨靈象即攜美而來。如此,氣墨靈象當照亮遠方。

 

武劍飛 重彩畫

  7

  老子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見“立道”“命名”的極端重要性。人類文明史,一定意義上就是命名史。命名,意味著判斷、認知與把握,也意味著創新、創造與超越。藝術新命名,也是構建與確立藝術新概念,就是攀登與站立藝術新高點(制高點)、進入或感悟藝術新境界;新論斷、新觀點,就是藝術新視野、新觀察、新洞徹,也是關於藝術發展與未來的新判斷、新結論;新理論、新體系就是藝術認知的新範疇、新延伸、新拓展,也是關於藝術之象詩與遠方的新境界、新構建、新引領、新眺瞻,這種境界是純粹境界,這種構建是極致構建,這種引領是至美審美,這種眺瞻不斷超越。

  呂國英,作家、文藝評論家,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長征副刊》主編,高級編輯。已撰述出版文學、評論等專著多部,撰寫藝術評論上百篇。其中,《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中英文雙語版)《陶藝狂人》《神雕》《China奇人》等專著多次再版。《“賈氏山水”密碼》《藝術,心狂方成大家》《自成高格入妙境》等評論被多媒介刊載、多域境傳播,多篇作品獲國家或軍隊重要獎項。

  本文由作者呂國英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