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是極好的文化‘走出去’載體”
——上海市文聯主席施大畏談“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創作歷程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這或許是近年來全國規模最大、藝術水準最高的一次連環畫原創活動。匯聚20余名畫家共同創作,其中不乏馮遠、羅中立、韓書力等繪畫名家,還帶動了一批青年畫家熱情參與。
説起過去一年間的創作歷程,上海市文聯主席施大畏感慨:“當題材融入心裏時,創作就成了一種文化自覺。這一次,老中青聯手,在藝術的繪畫語言、形式等方面都有了極大創新,希望能給沉寂多年的連環畫畫壇帶來新的風氣。”
“説起神話,似乎感覺很遙遠。從盤古開天地到大禹治水,人人都知道一點,但往往止于只言片語。相較于西方神話的系統性,中華神話缺少系統梳理,更深層的文化價值沒有體現出來,因此在影響力上顯得不如西方神話那麼廣泛。事實上,中華神話內涵極為豐富,極具精神的魅力。”施大畏説。
早在1996年,施大畏就創作了巨幅畫作《大禹的故事》。此後的幾年間,陸續創作了《盤古開天》《后羿的故事》《鯀的故事》《夸父的故事》《共工的故事》。為中華民族先民的英雄造像,成了他藝術生涯中一項自發的、極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朦朦朧朧中,似乎有種力量牽引著我,我想從中探尋東方的哲學思想,找到中華文化中的英雄。”施大畏説,為上古神話著迷的不僅僅是他。2003年初春,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期間,他和導演吳貽弓、古籍專家趙昌平同在文藝組。晚上在賓館裏,談起上古神話和中華文明的源頭,幾個人越聊越興奮,大家都感到,中華神話的價值缺少傳播,被低估了。回到上海,一紙報告打上去,幾個人就組成了一個工作小組,開始梳理中華神話故事。後來有了2011年出版的《中華創世紀》。
“從當初幾個人的自發研究,到今天可以集眾多學者藝術家之力做這樣一項工程,這是時代的需要。”施大畏説。
今年5月,首批完成的18本創世神話連環畫在動漫之國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展覽。施大畏給展覽取名《夢開始的地方》,“我們講中國夢,但夢在什麼地方開始,就在神話裏。在夢中,有初心的回歸,有童心的發揮,也有對文化的忠心”。
展覽收到了熱烈反響。“神話是極好的文化‘走出去’的載體。中華神話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它可以在世界語境裏與西方文化平等對話,在這個平臺上,向世界系統講述我們自己的英雄主義,我們自己的文化和哲學,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施大畏舉例説,幾年前,當外國朋友看到他創作的《鯀的故事》,詢問鯀是什麼人物。“這就是你們的普羅米修斯。”一句言簡意賅的解釋,讓外國朋友有了共鳴。
“神話的核心是人類的真善美,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一樣演繹人類的生存、抗爭、發展,這是國際性的語言。我們要在世界版圖上講中國的起源故事。”施大畏説。
《光明日報》( 2017年08月30日 08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