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西安2月4日電 (記者 田進)記者4日從陜西文物部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西安發掘了30座隋代小型墓葬,形制均為土洞室墓。專家推測,該墓地是隋代大興城外宮人用墓區,並沿用至唐初。
墓地位於當地民宅地下,清除基礎部分後,墓葬開口暴露。30座墓葬均為斜坡墓道單室土洞墓,其中25座為平面略呈長方形的直線式洞室墓,5座平面略呈刀形。
刀形墓墓道開鑿于墓室南東端,墓道東壁和墓室東壁相連,依照平面差異,墓葬又細分為直背刀形和弧背刀形墓兩種。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段毅表示,這批墓葬雖然形制規模較小,不少墓葬還曾遭嚴重盜擾,但仍出土了較為豐富的隨葬品。
據統計,30座墓葬中19座出土有隨葬品,共計各類器物63件(組),出土隋五銖錢140余枚。陶瓷器主要以泥質灰陶、泥質紅陶和青瓷為主,有罐、壺、杯、陶俑和模型明器等。
考古人員依據殘留墓主遺骸初步確定,5座墓主係成年女性,2座成年男性墓,女性墓主佔比較高。
“此次發掘的隋代小型墓葬,數量較多,分佈集中,且墓葬形制統一規整,絕無打破關係,顯然是經過預先規劃的。”段毅認為,在西安周邊以往的隋代墓葬考古中,發現的多為等級較高、規模較大的貴族墓,儘管也有中小型墓葬,但如此集中且墓葬形制又大多相似的情形卻不多見。“鋻於墓葬葬制的特殊性,我們初步認為這些墓葬有可能屬於同一族屬或者身份近似人員的專用墓地。”
專家表示,墓地主人極有可能是隋代宮人,即該墓地是隋代大興城外為宮人專辟的葬區,延至初唐仍在使用。此次發掘為研究中小型隋代墓葬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