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秋佳節。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中秋假日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以多雲到晴天為主,利于賞月。天文專家表示,20時至21時為賞月最佳時間。 但今年的中秋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月亮將出現在明日10時51分。從2014至2019年,中秋月連續六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為何最圓的月亮——滿月在農歷里的出現日期不固定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所經歷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
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時近時遠;最近時有36萬多千米,最遠時有40多萬千米,由于萬有引力的關係,近時走得快一些,遠時走得慢一些。這樣,月亮最圓時刻的“望”最早可發生在農歷十四的晚上,最遲可出現在農歷十七的早上。但由于朔一定在農歷的每月初一,朔之後平均起來要再經過14天18小時22分才是望,所以月亮最圓時刻的“望”以出現在農歷十五、十六這兩天居多,其中又以出現在農歷十六為最多。
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2014年的中秋節對應的陽歷日期為9月8日,這意味著今年的中秋節比去年晚了19天。
中秋節是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2014年對應的陽歷日期是9月8日,今年對應的陽歷日期是9月27日,而2016年對應的陽歷日期是9月15日。同樣是中秋節,為什麼陽歷的日期會差這麼多天呢?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中秋節屬于中國現行農歷中的一個節日。農歷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季節錯亂的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用增加“閏月”的辦法,方法是“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歷年中加上7個閏年。
“由于2014年有個閏九月,因此2015年的中秋節就來的遲一些。”趙之珩強調說,“但不論‘閏’哪個月,中秋節的陽歷日期始終都在陽歷9月至10月之間徘徊。”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