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國內外30余位專家齊聚寧波 研討古船文化交流

時間:2014年11月27日 14: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寧波11月26日電(記者 何蔣勇)26日,在第六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日”來臨之際,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寧波市港航局主辦的“聚焦舟船中國,聯結海上世界”——2014中國古船研究學術研討會在世界文化遺産慶安會館內安瀾會館後大殿二樓的古色古香會議室隆重舉行。來自荷蘭、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德國、波蘭以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的海事文化和舟船技術研究專家共3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議。

  19世紀,中國木帆船“耆英號”跨越印度洋抵達歐洲,向西方展示了中國當時的航海及造船技術;這期間西方船隻也陸陸續續地駛向中國港口,漸漸對中國的航海與舟船産生了影響。無論是出於通商、訪問等目的,這種交流使得中西雙方在未來的造船、技術等方面都有了改變。

  近年來,“南海一號”與“南澳一號”的出水,浙江象山“小白礁”一號沉船的發現,將專家學者和公眾的目光聚集到了海洋考古的領域中。面對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和考古作業方式的變化,需要我們關注、思考和探索這些新興科技對於考古發掘、船體文物修復和研究沉船資訊的作用與影響。

  記者獲悉,廣闊的寧波大地控三江而面大海,自古以來就是聯繫內地和海外的重要樞紐和文化交流的平臺。寧波在唐代起便躋身中國三大名港之列。而唐代寧波商人又以三江口為起點,自然成為東南沿海聯繫中原和秦川水路通道的重要節點,海商文化也由此起源。

  據了解,優越的地理位置,也為寧波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的傳播與流佈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積極開放的文化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已為海內外學者所共識。在這個基礎上,如何繼承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的優秀傳統,繼續不斷發揚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優厚而豐富的精神內容,是每一個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的繼承者和研究者都應反覆思考的問題。

  今天,在寧波召開的2014中國古船研究學術研討會以“聚焦舟船中國,聯結海上世界”為題,正是學者們在這樣的思辯中努力尋找那遙遠的答案的一次探索。會上,荷蘭萊頓大學包樂史教授應邀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講,中國船級社武漢規範研究所何國衛教授、香港大學戴維斯博士、德國國立海事博物館萬科教授、國家水下考古基地林國聰主任等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研究專家做了主題演講。

  據介紹,此次會議議題主要有《中國船史研究的發展與現勢-略論海事文化遺産》、《從古代繪畫作品看船舶修造》、《淺談寧波(明州)船》、《對中國古代造船“船殼法”的質疑》等,分別從文獻中的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現存的古代舟船,海洋考古,海事博物館的發展戰略,海事文化和舟船民俗文化、保護利用以及海事文化和舟船文化形成原因等專業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全面深度研究和交流。

  本次會議給中西學者提供一個分享學術成果、交流各國資訊、進行思維碰撞的機會,在不同的海事文化和舟船文明之間找到溝通之路,搭起暢通之橋,共用文化盛宴。(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