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舌尖2》引“口水”效應撬中國紀錄片産業化
中新社記者 應妮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下簡稱“舌尖2”)播出後引發的“口水”效應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是嘴饞,唾液橫流;另一面是吐槽,唾沫飛濺。
“舌尖2”掀“口水”效應
第二季一共8集,首次採取周播形式,即每週五9點的黃金時段首播。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曾透露,《舌尖2》前三集播出的收視率,超越了同時段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成為當之無愧的收視王。
與此對應的是電商上的購買狂潮。第一集播出的晚9點到12點的三個小時內,有207萬人通過手機搜索“舌尖2美食”,晚間9點至11點的短短兩個小時內,四川臘肉、北京烤鴨成交3000多份,而這兩種食品在《舌尖2》中只出現了短短幾分鐘。
同時,各種吐槽隨之而來。
《腳步》中的爬樹鏡頭被指作弊,《時節》裏的飛魚段落被批“抄襲BBC”,《家常》中提琴女孩五年未回老家看望病重奶奶又被吐槽“三觀不正”……
“舌尖2”華麗的表述也成為被調侃對象,片中曬魚幹的解説詞是“陽光以最明亮最透徹的方式,與鮮嫩的魚肉交流,這是人與上天和大海的約定”,網友們如法炮製出“舌尖上的泡麵”版,“不同口味的泡麵香艷相逢,不僅是味蕾與神經之間電光火石般的碰撞,也是五湖四海跨越千里的聚首……”
故事與美食總導演:人情比美食更有嚼頭
面對各種反應,總導演陳曉卿早已寵辱不驚。他對中新社記者坦言,在觀眾想看什麼和想給觀眾看什麼之間,一定會存在一個落差,“這也正是我們在努力探索的”。
而對故事削弱美食的質疑,他則一言以蔽之,“人情比美食更有嚼頭”。
事實上,儘管定位於美食的“舌尖1”引來一片讚美,陳曉卿卻表示,那只是因為當時也想拍出食物和人的聯繫,最後表現得不夠而已。“我們不想僅僅拍一個做飯的過程,而是想透過做飯來探討人與食物的關聯,這才是更有意思的。”以“吐槽”最多的《家常》為例,片中表現産婦的月子餐,爺爺奶奶做的鯽魚木瓜,實際上是希望要兒媳婦的乳汁,而姥姥姥爺家做的魚腥草,是利於傷口癒合的,誰是親爹媽當下立現,“這其中的人情滋味特別值得咂摸”。
他透露,在前期調研中,分集導演帶回來的故事不是留守兒童就是空巢老人,有的導演邊拍邊哭。第一季對食物背後的家庭著墨不多,第二季表現了食物背後有缺憾的家庭和辛酸的現實,“這樣的社會現實,不能視而不見吧”。
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樣的理念讓陳曉卿可以直面各種“口水”,他説,“無論有怎樣的爭議,我們知道《舌尖2》更接近理想”。
《舌尖2》撬動中國紀錄片産業化
《舌尖2》未售先火,兩個冠名權一個賣了4300萬元人民幣,一個是4500萬元,加起來近9000萬元。而《舌尖2》在海外的版權銷售單集價格更是達到6萬美元,創下中國紀錄片海外銷售最好成績,這個價格已與國際接軌。
劉文表示,《舌尖2》的行銷是從産業化運營和全媒體行銷來做的,這次的廣告、圖書、國際銷售、網路銷售包括電商銷售,已經預示著紀錄片的商業價值正在走向多元化,擺脫了以往只有靠傳統媒體的銷售的單一的格局。央視26日宣佈電影版《舌尖上的中國》即將開拍,讓人看到這一品牌的更多可能。
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認為,如果説《舌尖1》把中國紀錄片帶進了公眾時代,那麼《舌尖2》則正在將紀錄片引向産業化的征程。前者在表現顯見,後者則在表現深層。周播、冠名、插廣告等,也在昭示紀錄片真正在電視媒體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