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絲綢之路經濟帶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專題論壇舉行

時間:2014年05月28日 0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絲綢之路經濟帶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專題論壇”日前在古都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舉行,來自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以及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等絲綢之路相關研究學者50余人與會,探討絲綢之路文化遺産保護,共同感受到絲路跨國申遺是件榮耀與挑戰同在的盛事,認識到目前文化遺産保護仍是冰山一角。

  絲綢之路因德國學者19世紀70年代“全球視野”下考察人類文明史而得名,隨後漸漸為國際學術界的知識生産體系所接受。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條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與融合的路線,就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有關機構或大學的重視,教科文組織先後組織相關專家分別對絲綢之路的沙漠、草原和海上線路等進行過大量實地考察。

  致力於世界文化遺産價值發現的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認為,正是認識到絲綢之路在人類文明史上無與倫比的多元價值,國際學術界及有關機構和個人才對其産生了持續的考察熱情。進入21世紀前後,更有絲路沿線各國共同申遺的呼籲,甚至歐洲大陸各國、東方的日韓等,都有進行絲路申遺的衝動。

  確定以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申遺,從價值和實踐看目前是切實可行的。這段路網屬於絲綢之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在絲綢之路整個交流交通體系中具有起始的地位,還因經由多種途徑的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建立起跨地區的長距離交通,連接了多種文明地帶,展開了東西方之間持續而廣泛的商貿、宗教、科技、文化等交流活動,在遊牧與定居、東亞與中亞等文明交流中擁有廣泛而重要的影響和作用,見證了亞歐大陸于西元前2世紀至西元16世紀期間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的主要脈絡及其重要歷史階段。

  理想雖豐滿,現實很骨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絲路文化遺産需要一系列標準。從遺産構成要素來看,絲綢之路就包括中心城鎮遺跡、商貿聚落遺跡、交通及防禦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而隨著人類知識生産新知的出現,或許還會有新的遺産構成要素被發現和認同。

  陳同濱認為,絲路尤其是突出多元文化特徵,促進了洲際間多種文明的協調和共同繁榮,是亞歐大陸上建立長距離東西方交通、開展廣泛的人類文明與文化交流、對話的傑出典範。

  為此,要基於價值整體的系列集合遺産保護,建議從屬地管理的規劃體例著手,繼續開展廊道的價值研究、建立專業層面的技術交流,建立系列遺産的整體概念,探討編制總體規劃,構建中國段系列集合遺産的管理規劃體系,建立長效保護機制與管理保障。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價值發掘離不開考古等專業性考察。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等絲路沿線國家文化遺産保護意識和實踐的提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組織過兩次絲綢之路沿線專業考察,形成較為專業的考察報告。進一步認知到絲綢之路東起中國古都長安,西經南亞、中亞直達歐洲、北非,是舉世聞名的國際商品貿易和文化交流之路。

  長期致力於絲路考古和文物研究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瑤研究員認為,文化線路被認為是拓展遺産規模和複雜性趨勢的最新發展成果,如今絲路考古發掘和研究已為絲綢之路的價值認定、真實性和完整性奠定了基礎。但絲路是一張巨型的文化遺産網路,猶如移動網際網路無處不在一樣,無法估量的文化遺産仍有待未來數不清的考古學家、人類學家,乃至人類所有的知識體系,對其進行持續的、科學的探索和研究。

  目前,絲路遺産的保護工作才進行了冰山一角,相信今年6月份的世界遺産大會,人們將感受到絲路申遺的榮耀和挑戰同在,願有志者繼續前行。

  新絲路,新夢想。如今,絲綢之路中國段22處申遺點的管理規劃已編制完成並公佈實施,已經初步建立了加強絲綢之路保護與管理的國際協調機制。眾多遺産點雖然繽紛呈現,也有如絲路女皇武則天與高宗李治的乾陵等遺産點因管理問題而取消的,有專家評價是絲路申遺可謂遺憾多多,夢想不斷。

  與會的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説,國家領導人倡導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已得到絲路沿線各國的高度重視。此次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專題論壇無疑在提升絲路沿線各國文化遺産保護水準等方面,會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從而為無處不在的絲路遺産保護樹立起世紀高標。(記者馮國 李樹峰)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