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81年前故宮國寶南遷藏寶箱將亮相 幾無損壞(圖)

時間:2014年05月14日 09:08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木箱上仍有當年的封條。

  工作人員在佈置展品。 劉瀏 攝

  “九·一八”事變後,北平岌岌可危,1933年,一列滿載中華文明精華的火車緩緩啟動,故宮文物開始長達10餘年的南遷之旅……在躲避戰爭的過程中,一部分“南遷文物”在南京落腳。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南京博物院推出免費專題展“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一批當年裝運南遷文物的木箱首次亮相,與文物搭配展出。

  南遷往事

  萬箱文物躲戰火 輾轉萬里幾無損壞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北平故宮博物院接到指令,將文物裝箱“南遷”。

  1932年秋,故宮開始進行文物的挑選和打包。選“南遷品”花了幾個月,最終選定的珍品包括書畫近9000幅,瓷器2.7萬餘件,銅器、銅鏡、銅印2600余件,還有《四庫全書》等各種文獻。

  現在人可能想不到,故宮光打包就花了半年時間,一共打出13427箱。每件文物的包裝至少有4層:紙、棉花、稻草、木箱。有時候,外面還套上個大鐵箱。這一步驟保證了運輸途中不論翻車、進水,損失微乎其微。

  1933年至1947年,故宮為躲避日軍戰火,開始了浩大的文物南遷——13427箱文物分5批運至南京,“七七事變”後又分南、中、北三路輾轉西遷,水陸交通並用,分別在貴州安順(1944年日軍侵黔後,轉移至四川巴縣)、四川樂山和峨眉山“避難”達七八年之久,抗戰勝利後才陸續集中到重慶,1947年“回遷”南京。

  在當時的運輸和存放條件下,這批文物的“敵人”不僅有日軍、土匪和炮火,還有潮濕、白蟻和鼠患,1萬多箱文物中,除了個別幾件外,竟都完好無損。説它是世界文物搬遷史上的奇跡,絕不為過。

  1948年底,國民黨海軍登陸艦“中鼎號”裝載著712箱精心挑選的文物前往臺灣。文物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品包括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等。

  再現南京

  “藏寶箱”上封條記錄南京痕跡

  “溝通的橋梁”站位於南博新建特展館二樓,目前還在緊張布展之中,5月18日“博物館日”當天正式向公眾開放。

  與一般展覽文物器件不同,此次亮相的不僅是文物,還有盛裝文物的木箱。將它們展出,則因為“木箱一定意義上也是‘文物’了,上世紀30年代,故宮文物就是裝在其中一部分箱子裏踏上南遷之路的。”南博陳列研究所所長陳同樂説。

  首次亮相與文物齊展

  展出的民國木箱約有260件,為此陳同樂特別設計了4個立方體金屬柱式展架,組合成一個大型“立方體”展區。觀眾可以穿梭在各個展架之間,單個展架高近7米,衝外側的兩個表面為14層文物展臺,4個展架共計約展出近900件文物器物。“其中陶器佔50%,青銅器、瓷器各佔25%。”

  藏寶箱就位於各個展架內側,分3層展示,木質的色澤已經偏暗,木條有些磨損,但仍顯堅固,而且摸上去有幾分潮濕。

  “把包括盛裝南遷文物在內的民國老木箱拿出來展出,還是南博的第一次。”陳同樂表示,如此安排是種“展覽語言”,向觀眾展示一件件文物從庫房、木箱,到展廳亮相的過程,“我們希望博物館的所有奧妙,都能向大家展現。”

  南博前身封條也能看到

  哪件木箱是當年用於故宮文物的南遷,展覽並沒有明確標示,到時候文物愛好者不妨來練練眼力。不過留存在木箱上的封條,還是記錄下封條的資訊。

  記者注意到,封條中落款有“民國廿二年(1933年)五月”、“中華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六月四字第496號封”、“行政院”等字樣,還有的封條上標示一個“博”字。陳同樂介紹,這就是南博前身“國立中央博物院”使用的封條。

  “民國廿二年五月”即1933年5月,正是南遷文物緊急裝箱南運的時間。而“中華民國三十七年六月”是指1948年6月。史料記載,1948年5月29日至6月8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故宮博物院在新落成的陳列室內進行了聯合展覽,蔣介石、于右任等國府要員前來參觀。也許,這個箱子裏的文物可能參加了那次展覽,展覽結束後,文物放回箱子,貼上了這張封條。

  老木箱現在也成了文物

  陳同樂説,展館內與文物庫房的條件一樣,都是恒溫恒濕的。“目前南博文物的木頭箱約有5000件,它們平日在文物庫房裏,像書店展架一樣排列,這次是第一次拿出來展出。”

  當年在南遷途中,文物包裝至少有四層:紙、棉花、稻草、木箱……保證不論翻車、進水,損失微乎其微。但目前這些老木箱已經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享受“文物級別”的待遇,被專門保管起來。“現在我們儲存文物,用的是專門的藏品櫃,無論設備條件,都要比當年前輩們好得多。”

  5·18 南博還有免費“四色展”

  綠展:看先民餐桌上藝術品

  目前,布展的是玉、石、陶器與骨器,這些是石器時代先民的生活用具。骨器中有骨針、骨鐮刀,這是當時人們生産、生活所依賴的。玉、石中有打磨光潔的鉞式器物,是軍事指揮權的象徵。

  陶器的種類更多,它們大多是先民的食具,形制有鬲、豆、盉,有用來煮肉的,也有專門來裝水的。比如陶豆,最初用來盛放穀物等糧食,但內部較淺,容量有限,後來改用為醬碟,專用盛裝調料,是必不可少的火鍋伴侶。

  紅展:南京或曾有東漢糧倉

  這一部分展出了一些“明器”,就是古人在過世後,帶進墳墓的用具,目前主要是東漢的“建築模型”。

  當時人們視死如視生,講究地上地下一個樣,所以用陶土燒制了糧倉、走廊、陶俑等。比如糧倉是一個小房子,有斜織紋式的出氣孔構建。

  模樣現在看來陌生,但這種糧倉,可能就在南京存在過。東漢末年,孫權集團經營江東,實行屯兵制,以糧食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都城建鄴就是重要的儲糧點。在今天朝天宮倉巷一帶,孫權設置糧食儲備基地,大小糧倉林立,這也是“倉巷”地名的由來。

  藍黑展:傳統書畫和外銷瓷

  “藍展”中,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書畫、硯臺。

  此外,“黑展”則是中外文化交流:對外中國輸出了一批外銷瓷,而引進方面,觀眾能夠看到純歐式技術的琺瑯彩。

  備註:由於還在布展中,所以目前亮相的只有少部分,預計該站共將展出文物400件左右。

  ■其他看點

  文物庫房週六向百名觀眾開放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南京博物院還推出其他精彩看點。比如“芳菲流年——中國百年旗袍展”、“雙城記——南京與愛丁堡古城保護成果展”、“江蘇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宣傳資料展”。

  南京博物院助殘主題館“博愛館”,屆時也將正式開放。這是南博二期工程單獨劃出面積為200余平方米的展館,專門為殘疾人群提供語音解讀、手感觸摸、助殘車等個性化服務,也是國內唯一向特殊人群提供無障礙服務的數字體驗區。

  值得一提的是,5月17日,南博文物庫房將向100名觀眾代表開放。

  記者了解到,目前預約名額已經告罄,如果您沒有預約成功,可關注揚子晚報下面帶來的詳細報道。通訊員 崔小英 揚子晚報記者 張可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