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電影《圖蘭朵》日前舉行了全球首映,近千名學生和藝術家一起先睹為快,觀看了中國首部西洋歌劇電影。
“《圖蘭朵》不僅將歌劇從舞臺延伸到大銀幕上,更讓舞臺表演藝術牽手數字傳播技術,展現了中國表演藝術創新的生機與活力。”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副會長谷國慶如是說。
1 大銀幕歌劇講述“中國故事”
這部由意大利歌劇大師賈科莫·普契尼創作的巔峰之作,是在世界舞臺上上演最多、也是“最中國”的一部西洋經典歌劇。該劇講述了中國公主圖蘭朵為報祖先之仇,給所有前來求婚的異國王子都出了三道謎語,王子若全部猜中便可迎娶公主,若猜不中則被處死。流亡中國的韃靼王子卡拉夫猜中所有謎底,公主卻拒絕認輸,但卡拉夫最終憑借勇氣和熾熱的愛情,以第四道謎語“融化”了圖蘭朵冰封的心。
“無論是東方題材的故事本身,還是貫穿整劇的民歌《茉莉花》曲調,《圖蘭朵》都散發著濃濃的中國魅力,其中著名的咏嘆調《今夜無人入睡》更是廣為傳唱,可以說是中國觀眾不能不看的一部歌劇。”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鄧一江介紹。
首映式上,著名歌唱家戴玉強第一次嘗試坐在臺下觀看自己的演出。既是臺上的演員,又是臺下的觀眾,雙重身份的觀演體驗讓他感觸良多:“我唱了一輩子歌劇,但我越唱越覺得‘難’。國內的歌劇行業因為國家大劇院等許多藝術機構的推動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整體文化氛圍還是不夠,進劇場欣賞歌劇的人還是少數。歌劇能滋養人的靈魂,大劇院拍攝歌劇電影很有遠見,能讓更多人了解歌劇。”首次觀看的普通觀眾則表示,觀看歌劇電影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2 “數字高清”填補國內歌劇技術空白
歌劇被稱為“音樂藝術皇冠上的明珠”,集文學、戲劇、美術、音樂、舞蹈等各種藝術門類于一體,因此想要在銀幕上完美展現歌劇藝術的魅力並非易事。“為呈現最完美的舞臺效果,攝制團隊啟動了8至9臺高清攝影機進行現場拍攝,覆蓋舞臺正前方、上方、側面等位置。攝制團隊通過前期彩排、燈光合成等各階段,對設備進行安裝調試,並做出詳細到每一秒的分鏡頭腳本,最終達到‘一段咏嘆調,從遠景推近到最後定格在歌唱家特寫,恰好音符正好完結’的精準效果。”攝影師介紹。
與現場演出不同,歌劇電影屏幕下方中文字幕的配置更符合觀眾的觀影習慣,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劇情。並且,在歌劇電影中,除了能欣賞到整部演出,還有額外的驚喜,包括彩排、場外取景、後臺花絮、主創人員採訪等,這些豐富的內容都是觀眾在劇場欣賞歌劇演出所看不到的。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說:“因為鏡頭的捕捉,觀眾能更清楚地觀察到演員生動的表情,從而更深層次地融入表演之中。”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主任唐建平認為:“這樣的方式使得演員和觀眾更近了,即使坐在劇院後方也能看清每一幕,而音響跟現場看歌劇一樣。”
3 院線公映助力藝術普及
在英國,通過影院放映的芭蕾舞劇《愛麗絲夢遊仙境》吸引4萬觀眾,歌劇《納布科》吸引3.5萬觀眾,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更超越《007天幕危機》位居全英票房第二位,僅次于《霍比特人》。並且,電影放映也並未影響舞臺演出的票房收入,據英國《舞臺》雜志報道,電影《悲慘世界》的廣獲好評反而帶動了劇院同名劇目的票房銷售,激發出年輕觀眾對于劇場演出的興趣。
“歌劇電影為那些沒有機會進入一流劇院的觀眾創造了機會,此前他們或因經濟條件或因地域條件而受限。此外,歌劇電影把小眾藝術拉進大眾傳播渠道,有可能拓展歌劇觀眾群。”谷國慶說。
另外,歌劇電影相對商業大片而言,具有“成本低、風險小”的特點,這也是電影發行公司看重的優勢。歌劇電影讓歌劇不再受到舞臺場次、演出成本等限制,一方面豐富影院觀眾的選擇;另一方面推動觀眾了解作品,進而了解藝術家、經典唱段甚至幕後故事、時代內涵,讓他們理解和喜愛上這門藝術。“我們希望能在歌劇和電影之間搭一座橋,相互借力,擴大傳播影響力。” 谷國慶說。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