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談作家向春:有模擬各色人等語言的特殊才能

時間:2014年03月05日 08:49 來源:甘肅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從蘭州飛往北京,要經過寧夏、內蒙古地界。透過雲海縫隙往下看,黃河像剛倒出坩堝的一股黃褐色鐵流,細細彎彎,曲曲折折,穿行于人煙稀少的丘陵平原間。黃河幾字形上面的這一橫,河兩岸的土地像一個金色的套子,人們叫它河套平原。這一帶土質肥沃,有灌溉之便利,早年人少,直到清朝、民國時才有內地農民走西口,開墾土地,發了大財。40多年前,大後套巴彥淖爾盟的黃土地上蹦出了一個伶俐調皮的小閨女。小閨女唱著紅色歌曲、跳著忠字舞,轉眼間就長成了一根紅丟丟、脆生生的水蘿卜。不知是誰家的一頂花轎就把她抬到了蘭州。

  這個機靈清秀的水女子,後來就成了作家向春。

  成為作家之前的向春,也有過如普通女人一樣的人生打拼。青春歲月,就在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苦扒苦掙中悄然逝去了。40歲以後的向春有些滄桑。一個靈慧的女人走過半生,感觸最深的怕還是女人的命運吧?活在蒼茫人間,品味形形色色的女人的命運,向春感觸叢生,積攢了一肚子的話。40歲的時候,她開始用小說述說自己對燦爛的女人花紛紛凋零的無限感喟,也圓了自己少女時代的文學夢。之前她已經寫了好多年,發表、出版了不少作品,雖然漸漸引起重視,進入“甘肅小說八駿”之列,但總是得不到中國文壇的徹底承認。好在向春有一股河套男人挖渠掘泥般的狠勁兒,她不管不顧,一頭扎進寫作,直到花幾年工夫寫出長篇小說《河套平原》。那一年,省上召開《河套平原》研討會,人們從這部毛茸茸的宏大作品中,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向春,一個成熟的、獨特的、生氣勃勃的小說家向春。《河套平原》後來被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長篇小說選刊》選中,這是甘肅作家登上該刊的第一部長篇。

  生活中的向春,是一個內心靈慧而談吐豪爽的女子;寫小說時的向春,則是一個多面人,一個絕妙的口技演員——我是說,她有一種模擬各色人等語言的特殊才能,譬如知識分子、農民、市民的對話,她就寫得各得其所,各有其妙。在述說知識女性的故事時,她倣佛是一個穿著呢料大衣、圍著絲巾、帶著銀邊眼鏡的知識女性,錦口繡心,用細膩、溫婉、精致的普通話,述說著知識女性們的困惑、感傷和內心深處永遠的向往,時不時地表現出一種機智、知性。對那些為人做事不像男人的男士們,向春不是一味的刻薄揭露,最後總是給予某種溫情的理解,由此可見她對人性的比較成熟的解悟。譬如她備受外界好評的短篇小說《瓦解》《齲齒》《走樣》《秦時明月漢時關》等。而在述說“我們那地方”——河套地區農民們的情愛故事的時候,她似乎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穿著老棉襖棉褲,扎著紅頭巾,性格粗豪的河套女人,滿嘴河套土話、話醜理端的俚語,讓人時時忍俊不禁。她像是一個一輩子生活在村里的人,像翻自己家的老底糗事一樣,繪聲繪色地述說著各式各樣的河套男女的偷雞摸狗、稀奇古怪的愛情故事,說得唾沫星子四濺,喝彩聲不斷。她說的那些人里面,有精明的財東家小姐,有心計多端、命運卻十分悲慘的丫鬟,有愛上一個後生就一根筋愛到底的農家女子,也有粗夯夯的糊里糊涂的河套男人。在這些看似粗鄙的男女關係、風流事件中,女人們一個個都透著深不見底的情意,讓人想起陜北民歌中的蘭花花。哦,那是一些在我們這個時代永遠逝去了的水女子!這讓我隱隱感覺到向春內心深處的某種向往,以及某種感傷。在小說《泥棺材》《河套平原》《十三腦包》《西口外》《河套軼事》《立秋老漢的風流史》中,隨處都可見這類鄉土女子的影子。向春這麼一個文雅的城里女子,啥時候把河套農民們的話語學得這麼精道,這麼原汁原味?我猜想,她小時候生活在巴彥淖爾盟老家時就有某種語言敏感,就把這些話儲藏在心里了,到寫小說的時候全涌了出來。她的河套語言地道、幹凈,這是她的看家本領。

  向春也有自己的弱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女作家們的普遍弱點。除了在述說愛情、婚姻、家庭時她們興致勃勃、心細如發、尖酸刻薄、淚眼朦朧、妙筆生花之外,每遇戰爭、政治、經濟、歷史事件,她們就輕描淡寫地繞過去。而要寫大作品,這些東西是繞不過去的。向春倒是很坦誠,她謙虛說,我是憑聰明寫小說。據說她又在搜騰研讀史料,醞釀一部關于河套地區的大作品。但願這一回,她的筆下會出現另一番新光景。

  任向春:筆名向春。1963年出生于河套平原。魯迅文學院第二屆高級研討班學員。甘肅“小說八駿”之一。中國作協會員。現居蘭州。2000年開始小說創作。在《當代》《中國作家》《十月》《天涯》《作品》《長江文藝 》等刊物發表小說一百多萬字,被多種選刊選載。著有長篇小說《河套平原》《妖嬈》《身體補丁》等五部。多次獲敦煌文藝獎、黃河文學獎、廣東金小說獎等獎項。短篇小說《床》入圍《小說月報》15屆百花獎。長篇小說《河套平原》獲第七屆敦煌文藝獎一等獎,入圍施耐庵文學獎,並被《長篇小說選刊》選載。 □ 管衛中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