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世間對中秋節的癡迷無以復加,無論是冰壺秋月的激賞或者是花前月下的空濛,總有一番冰純冷凝的明媚味道。可貴的是這明媚味道中,並非全是高處不勝寒的雅致,而是充滿濃濃淡淡的煙火氣息,它給人以思念,給人以團圓,給人以美夢,更給人以溫暖,無論是一面銅鏡,一盞花燈,或者一支酒令,在所有溫暖的情緒中,這些歷經千載沉浮,沾染人間凡思的藏品,都見證了曾經的花好月圓,千里嬋娟。 ——編者
中秋拜月厭勝錢
□北京 劉春聲 文圖
我收藏有兩枚宋代的厭勝錢,都和中秋有關。
一枚是一女子在焚香拜月,小小香幾上,一炷香已經燃燒過半;月兒在薄雲中忽隱忽現,靜中有動;背面是五男二女,各執玩具玩耍。另一枚面有亭臺,庭院設香幾,上有燃香,空中彩雲拱月。背一婦人及八個嬰孩兒,有的繞膝嬉戲,有的在擺弄各種玩具。兩枚錢都描寫了中秋時節天下太平的祥和氣象,生活氣氛濃郁。
舊時,中秋之夜拜月、賞月的習俗十分流行。月亮升起時,人們在庭院中對月設香案,挂上月光畫兒,上面印製的是一個類似嫦娥奔月的人物,稱作太陽星君,下面還有一小兔;然後擺上供品,供品有月餅、西瓜及其他一些水果,還要特別供上一捆青豆,是喂兔兒爺的。兔兒爺是身穿甲胄,兔面人身的泥塑,大小不等,有的騎虎,有的站立,中秋節兒童多買作玩具。佈置完後,燒香禮拜。因為月屬陰,所以拜月的多是婦女,向來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説法。這是北京的習俗,北方民間大抵如此。
這兩枚宋錢上就刻畫了一千多年前人們的拜月風俗,十分珍貴。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每逢中秋佳節,皓月當空,普天下中華兒女都會團聚在長輩身邊,品嘗月餅,共賞明月,其樂融融。這一古老風俗由來已久。“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