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掃祖先、緬懷先賢,是清明節的傳統。本周日19:30武漢二套《一飛衝天》,將帶您看不同的清明習俗。來自蘇州的大學生陸天熠很想在武漢找到家鄉清明時節食用的小吃艾青團子,廣西壯族的小夥子黃焯推廣起了壯族傳統清明食物“五色粽”,“重量級”美女楊舒鴻把大家熟悉的“牽鉤之戲”——拔河運動推薦給大家,來自施洋烈士陵園的美女朱虹提示大家環保祭掃的必要性。更有一個選手,不僅因為“清明”二字玩起了創作,更成為了該項藝術創作的全國第一人,他就是鏡畫大師——盛焰。
出生于美術世家的盛焰學習的是油畫專業,如今他是中國鏡上作畫的第一人。1998年盛焰在鄭州看到《清明上河圖》的微縮景觀之後被深深震撼,暗自下決心研究這幅曠世巨作,並要用鏡上作畫的方式將其再現。此後,他花費了4年時間臨摹《清明上河圖》,把整幅圖畫印刻在了腦海中,由于他嘗試的是在鏡子背面通過刮去水銀面作畫方式,這種技巧要求作者完全反向創作。于是他又花了4年時間把整幅《清明上河圖》反向繪畫,前後花去了十多年,終于完成了全長24米的鏡畫——《清明上河圖》。
盛焰說,鏡畫創作的難處在于不僅要反向創作,且不像其他繪畫形式有修補的機會,水銀面一旦被刮去便不能再恢復,如今他畫錯的鏡子面積拼起來有好幾個足球場那麼大。但就是因為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讓這項全新的藝術形式得以展現在大眾面前,在《一飛衝天》中展示的幾幅鏡畫讓觀眾大開眼界,讓答題競爭的對手也拍手稱讚。(記者趙宇 通訊員王倩)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