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圖片新聞

"物質薄祭精神厚祭" 清明告別焚燒祭祀有多遠?

時間:2015年04月03日 09:52 來源:河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4月2日,邯鄲市和平街道建新社區開展“文明祭祀,紙錢換鮮花”活動。郝群英攝

  又到清明時節。記者調查發現,儘管網路祭祀、鮮花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不斷涌現,但舊的以“火”為主的祭祀方式依然普遍,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為大家普遍接受的新祭祀方式。去年清明節期間,石家莊焚燒紙錢量達70噸,祭品超130噸。

  一張覆蓋白紗的桌子上,擺放著逝者20多張生前照片,桌旁放著兩棵綠樹,還放著低沉舒緩的音樂《被遺忘的時光》……

  4月1日清晨,小雨如酥,在河北省平山縣古中山陵園一角,一對老夫妻和一個小夥子為一位女孩舉辦了一場簡單的清明祭掃。古中山陵園董事長趙志國不禁為這種方式所感動:“這種祭祀既文明又充滿感情,真是值得提倡。”

  趙志國向記者介紹,目前,儘管網路祭祀、鮮花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不斷涌現,但舊的以“火”為主的焚燒祭祀方式依然普遍,甚至大有花樣翻新之勢。

  “比如燒紙錢,以前就是燒一摞紙,現在卻演化為燒紙糊的各種東西,造型誇張,匪夷所思。如紙糊的寶馬車、駕駛證、電腦、存摺、樓房別墅、飛機艦艇、股票、房本等。”石家莊眾德慈海殯儀服務公司員工韓證書説。石家莊市殯葬協會秘書長劉運生介紹,據他們統計調查,去年清明節期間,石家莊全市焚燒的紙錢重量高達70噸,各種祭品達130噸以上。

  “我們歷來有‘事死如事生’的喪葬和祭掃傳統,並圍繞著‘火’形成了一套祭祀流程和儀式。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為大家普遍接受的新的祭祀方式,導致了新、舊祭祀方式並存的現狀。”河北大學心理學副教授楊秀珍分析説。

  注入祭祀文化因子,深挖各姓氏家族的歷史傳承

  為了推動文明祭祀,趙志國和他的員工們做了很多嘗試,先後推出了網路祭祀、鮮花祭祀、心語祭祀、放飛祭祀、畫冊祭祀、集體公祭等11種新祭祀方式,甚至率先在石家莊推出海葬、公益花壇葬、公益樹葬等多種免費生態埋葬方式。

  為了進一步推動“物質薄祭、精神厚祭”,趙志國開始為祭祀注入文化因子,深挖各姓氏家族的歷史傳承。從去年6月份開始,他召集員工並聯繫省內許多對家譜、家訓有研究的人士,著手編纂石家莊地區姓氏歷史資料,希望給祭掃者提供一個家族脈絡,使其有皈依感和傳承感。

  在趙志國的工作室,記者目睹了已修訂好的趙、魏、傅等10姓氏的譜係集子。在傅姓集子中,記者看到了最近400年來,石家莊地區傅姓分佈、歷史、遷徙、家風家訓、歷史名人及發展狀況。其中還收錄了康熙六年,真定府知府宣讀的康熙寫給原太子少保工部尚書傅維鱗的《禦祭文》,內有“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蹤”的評語。趙志國説,他準備把蒐集好的譜係集子聯網,祭祀時只要掃描墓碑上的二維碼,就能讀到逝者生平事跡,還能讀到該譜係的歷史名人和家風家訓。

  “物質薄祭和精神厚祭是個此消彼長的關係,唯有不斷創新形式,不斷增強祭祀精神文化內涵,離文明祭祀才會越來越近,也才算真正回歸祭祀的本意。”石家莊市殯葬協會秘書長劉運生説。

[責任編輯:普燕]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