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圓明園三百年祭,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2017年05月18日 10:14:26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北京西北郊的三山五園中,圓明園最為著名。這樣一個集中外建築之大成的園林卻在1860年遭到焚燬,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痛。

  如果細究,英法聯軍是如何劫掠圓明園的?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説法是否正確?英軍焚燬圓明園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開璽看來,這些看似“常識性”的問題背後有太多的誤解與失實,他把自己的觀點整理出版成了《圓明園三百年祭》一書,希望能夠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初識圓明園

  讀書週刊:很多中國人對圓明園這三個字有著特殊的情感,在歷史的進程中,圓明園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王開璽:三山五園中,圓明園最為著名,園中著名的景點有150余處。圓明園到底有多好,我們現在是看不到了,只能看當時的人是怎麼講的。一個法國的傳教士叫王致誠,他參與了圓明園西洋樓的修建。他曾經講圓明園無論是構思設計還是營造施工,可説宏偉壯觀、登峰造極了,“這裡是一座真正的人間天堂,這裡匯聚了人的藝術和創造力對大自然造化美所能添加的一切”。法國作家雨果的話大家應該更熟悉——“在地球上的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世界,這個就叫夏宮,外面人把圓明園稱作夏宮,就是説圓明園是清朝皇帝夏天去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夏宮。”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他全國各地遊玩,看了無數名山大川、風景、園林,但仍對圓明園稱讚有加,“帝王豫遊之地,無以具此”,就是説帝王去休息、遊玩的地方沒有哪個地方比這個地方更好了,後世子孫必不捨此而重費民財以創建苑囿。由此可見,圓明園建成之後,清朝皇帝是心滿意足的。就是這樣一個集中外建築于大成的園林在1860年的時候卻遭到焚燬。

  讀書週刊:您的圓明園研究之路是從何時開始的?

  王開璽:我是歷史專業畢業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圓明園被劫遭焚是中國近代史必學的內容。為此,上世紀80年代,我專門去了圓明園舊址,眼前的景象使我大為震驚,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園林景致,除了一些並不規整劃一的水稻田和幾座逶迤的土丘之外,就是一個個簡陋的磚房和用樹枝紮起的低矮籬笆小院。我當時都不相信這就是被人稱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後來發現那裏有幾株古松,再往北走,還看到了半掩于泥土和荒草中的西洋樓殘跡,才確定這裡確實就是原來的圓明園。

  這是我初識圓明園,但那時候還不了解圓明園,更談不上研究圓明園。

  後來,我做了老師,主要講授中國近代史,自然要講圓明園慘遭焚燬,發現原來的很多説法或觀點結論都是值得再探討、再認識的,我就這樣開始了研究。

  讀書週刊:1860年,圓明園被劫掠,到今年已經三百多年了,您的新書為什麼只取了整數,叫作《圓明園三百年祭》?

  王開璽:英法聯軍共同劫掠圓明園是1860年10月7日、8日。英軍野蠻焚燬圓明園是10月18日、19日。自此上溯大約151年,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是為圓明園的正式命名之年,而自此下溯157年後的今年,圓明園建園已有307年了。若按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將暢春園北面的一塊地賞給皇四子胤禛修建園林算起,至今應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朝和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時期,已有310年的歷史了。但我仍把這本書稱為三百年祭,是因為它講述了圓明園三百年來的歷史輝煌與恥辱。

  此外,我這樣取名也是模倣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甲申三百年祭》所包含的歷史時段為318年,所謂“甲申三百年”,不過取其整數而已。與此同理,我才大膽用了《圓明園三百年祭》這樣的書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