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戴小華,海峽對岸的家族故事—《忽如歸》的家國情懷

2017年04月17日 15:28:1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她寫了一本新書——《忽如歸》,一個真實的家族故事。

  這本書,著名華人作家戴小華用了20年時間收集數據、訪談、查詢。過程激蕩著她的心,又在心的激蕩中寫了三年多,呈現了一個歷史激流中的一個臺灣家庭。

  一部家族史 離合兩代人

  1949年,戴小華的父親作為國民黨軍的上校遷往臺灣。幾年後,她出生在臺灣,是家裏的第三女,做過航空小姐,婚後定居馬來西亞。臺灣人,形象亮麗,富家少奶奶,才女,這是一般人對她的印象。由於貌美,她還曾是星探追蹤的對象。她的才華,顯露于她的寫作、社會活動,但她的家族、 背景鮮為人所知曉。

  《忽如歸》,首次展現了她的家——特殊年代中的一個臺灣家庭、兩代中國人在海峽對岸數十年的悲歡離合與坎坷經歷,敘述了戴小華大弟戴華光在轟動當時的“人民解放陣線案”中的遭遇,書寫了心歸祖國的個人命運遷轉與海峽兩岸重要歷史節點産生的命運交錯。

  1977年,戴小華的大弟戴華光因為憂慮民族命運而無心在美國留學,執意回到臺灣,參加了追求祖國和平統一的活動。戴華光的言行,很快就被特務盯上,處於危境之中,但他認定了“只要臺灣失去美國做靠山就無法‘反攻大陸’,兩岸才有‘和平統一’的希望。”他不顧小家、放棄愛情,“為的是不讓同胞分離之痛繼續”、“對於所謂的《戡亂時期懲治叛亂條例》,最後,我還是選擇走向了死亡。”

  11月5日,臺灣警備司令部依據特務機關“調查局”的“調查材料”,以 “判亂罪”逮捕了戴華光。同時被逮捕的還有賴明烈(文化大學助教)、劉國基 (輔仁大學研究生)、吳恒海(工技學院學生)、鄭道君(師範大學學生)、蔡裕榮(淡江大學學生)等。國民黨軍事法庭的判決書稱:戴華光在美國受中共煽動,成立“人民解放陣線”,製造動亂:向在臺的美商投寄恐嚇傳單,限期離臺,隔絕臺灣與外資合作,破壞臺灣經濟安定;利用臺灣選舉機會製造混亂,並以暴力方式加速其行動;在臺灣內部發展組織,製造矛盾。據此對戴華光等6人分別判處徒刑。戴華光無期徒刑,賴明烈有期徒刑15年,劉國基12年,鄭道君、蔡裕榮、吳恒海等交付“感化”3年。

  這就是轟動臺灣社會的“戴華光事件”(又稱“人民解放陣線”案)。戴華光成了臺灣家喻知曉的風雲人物。

  他被投入了遠距臺灣本島的綠島集中營,並多次被關入黑牢。但戴華光寧折不屈,承認所作所為但不承認有錯有罪,在最艱難的時候毅然堅定心願:“死也要死在兩岸統一後。”

  戴氏舉家流遷臺灣後已經備嘗離鄉背井之苦,而戴華光的劫難,使一個剛剛平安的家庭陷入了恐痛。年邁的母親堅持探監、靜坐和申訴,乃至與獄警抗爭,戴氏姐弟也同心協力,給華光以關愛。戴小華曾説:“雖然我有時也會埋怨大弟不為家人考慮,但也更認同曼德拉説的話,‘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戴華光在服刑 11 年後終於獲釋。

  《忽如歸》準確記述了世人矚目的“戴華光事件”的過程,引證了當時的報導、評論、秘密檔案和書信,揭示真相,還追索了案件發生時的內、外部原因。

  不是“匪諜”案卻以“匪諜”論處,個中原因是當時臺灣社會瀰漫的當局反共、防共政策和“寧可錯過也不能放過”。後來,賴明烈稱,臺當局扣在他們頭上的“罪行”只有十分之一是真的,十分之九是調查局添油加醋的任意編造。我們是一群“民族主義愛國者”。

  對於“戴華光事件”的由誰檢舉告發眾説紛紜,戴小華費盡心血,追索真相……終於從解密的案件檔案、審訊記錄中發現了線索,從而得到了確認。

  凝聚了戴小華史學研究精神的這本書,對她的家庭是一個告慰。她的母親在臺灣過世前,希望葉落歸根,這一心願讓家人感懷不已。

  歷經劫難的家庭,始終有著中國人心向大陸的情懷。1987年10月中旬,兩岸開放了探親,她的家終於得以心歸、人歸,戴小華、戴華光將母親的遺體護送回大陸,歸葬在了故土。之後,他們又多方聯繫,造福鄉梓,多次捐資助學、救助貧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