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呼蘭河傳·紅太陽版》

2016年12月06日 08:45:22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書名:《呼蘭河傳·紅太陽版》

  作者:蕭紅/著,林曦/繪畫,白銘波/攝影,張曉霞/導讀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定價:38.00

  書號:978-7-201-10486-7

  蕭紅小傳

  七月里長起來的野菜,

  八月裏開花了。

  我傷感它們的命運,

  我讚嘆它們的勇敢。

  ——蕭紅組詩《沙粒》第一首

  蕭紅,原名張迺(同“乃”)瑩,1911年 6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一戶地主家庭。祖父張維禎(1849~ 1929)對其寵愛有加。

  讀小學期間,由父親張廷舉包辦,蕭紅被許配給呼蘭縣駐軍幫統汪廷蘭之子汪恩甲。畢業後,父親阻止她繼續接受教育,蕭紅經過抗爭,于 1927年就讀哈爾濱“東省特別區區立第一女子中學校”(今蕭紅中學)。

  1930年,初中畢業的蕭紅在表哥陸哲舜的幫助下進入北平,就讀女師大附中高中部。因為得不到家庭的資助,數月後被迫返回呼蘭。

  1931年 10月,蕭紅毅然逃出家門,隻身流浪哈爾濱,後與汪恩甲在東興順旅館同居。1932年 5月,懷孕的蕭紅被汪遺棄,困于旅館近 3個月。期間得到了《國際協報》文藝副刊主編裴馨園,以及蕭軍等的幫助。時值哈爾濱爆發洪水,蕭紅搭搜救船離開旅館。

  孤苦無依中,蕭軍如一束陽光照亮了蕭紅的生活,他們産生了愛情。8月底,蕭紅産下女兒,因無力撫養而送人。11月,二蕭在哈爾濱的商市街安家,開始全新的生活。雖然貧寒,甚至饑餓到胡思亂想:“桌子可以吃嗎?草褥子可以吃嗎?”但蕭紅對未來充滿了熱情與希望。

  1933年初,在蕭軍的鼓勵下,蕭紅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陸續發表作品。10月,二蕭的小説、散文合集《跋涉》出版,他們被譽為黑暗現實中兩顆閃閃發亮的明星。因有“反滿抗日”傾向,該書遭到查禁。1934年6月,二蕭離開哈爾濱,抵達青島。10月,二蕭赴上海,並很快與魯迅建立起親近的關係。蕭紅曾表示,魯迅先生待他們“像祖父一樣”(李潔吾的回憶)。

  1935年 12月,蕭紅的中篇小説《生死場》出版。魯迅評價這部作品以“力透紙背”的筆墨展現了“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魯迅稱讚蕭紅“是當今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文學成績斐然的同時,二蕭的感情生活卻出現危機,為紓解苦悶,蕭紅于 1936年 7月東渡日本。10月,魯迅逝世,蕭紅獲悉後,悲痛異常。1937年初,蕭紅返回上海,即前往拜謁魯迅墓。

  我哭著你,

  不是哭你,

  而是哭著正義。

  你的死,

  總覺得是帶走了正義,

  雖然正義並不能被人帶走。

  ——蕭紅《拜墓詩——為魯迅先生》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