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臺作家陳映真去世 曾因堅持魯迅立場被捕

2016年11月25日 08:20:15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臺灣作家陳映真 資料圖

  北京晨報訊 (記者 周懷宗)22日上午,臺灣作家陳映真在北京去世,享年80歲。過去10年,因健康原因,陳映真一直在北京接受治療。

  陳映真原名陳永善,臺北鶯歌人,1937年10月6日出生於臺灣。1957年高中畢業後考取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外文系。1959年,還是大學學生的陳映真以第一篇小説《面攤》出道文壇。

  陳映真的寫作受魯迅影響極深,他曾自言,“魯迅給了我一個祖國”,“魯迅給我的影響是命運性的”。

  當代學者錢理群曾表示:“陳映真是堅持魯迅式的徹底批判立場的後來者之一,但所面對的問題,卻是魯迅未曾經歷的”。

  文學評論家、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白燁説:“對於大陸的學者和讀者來説,陳映真曾經是我們了解臺灣文學的標誌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尤其是一些中短篇,受魯迅、左翼文化的影響很深。”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表示:“陳映真是一位始終堅持中華民族認同,堅持大中華意識的作家,這是他念茲在茲,一生奮鬥的目標。同時,他對於左翼文學思想的堅持是不多見的,尤其是他關注第三世界人民的情懷,令人崇敬。”

  1968年7月,陳映真被臺灣當局以“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等罪名逮捕,他和李作成、吳耀忠等36人一起被捕,被稱為民主臺灣聯盟案,陳映真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直到1975年,因蔣介石去世百日特赦而提早三年出獄。出獄後仍然從事寫作,轉趨現實主義,並且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發表《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土文學的盲點》等文章。

  白燁説:“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文學出現鄉土和現代兩大流派,陳映真正是鄉土派的重要代表。臺灣文學在很長時間裏一直存在失衡的問題,陳映真的出現,某種程度上維護了文學上的某種平衡。”

  1985年,陳映真創辦《人間》雜誌,帶領一批青年文化工作者,致力於發掘臺灣的社會故事,關注底層社會,關注資本帶來的傷害,張頤武表示:“陳映真很早就開始批判資本,始終關注底層社會,這也是他的作品打動人之處。此外,他還開創了報道文學的體例,可以説是一位在文學領域做出過全方位貢獻的巨匠。他有堅定不變的中國立場,追求的民族認同,堅持對於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批判。此外,他還是一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作家。因此,今天我們可以説,他是20世紀中文寫作中最重要的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可以彪炳史冊的作家”。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