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9月10日電 (記者 邢利宇 蔣雪林)“我們隔著迢遙的山河,去看望祖國的土地。你用你的足跡,我用我遊子的鄉愁……”上世紀70年代,李雙澤創作的(《少年中國》)和其他十幾首歌謠掀起了臺灣“校園歌曲”風潮。
10日,來自臺灣各領域的老中青三代百餘人相聚臺北座談,紀念李雙澤——這位永遠定格在28歲的臺灣早期校園歌曲創作者逝世40週年。
李雙澤,1949年出生,籍貫福建晉江,父親為菲律賓華僑。童年時期,李雙澤隨母親經香港來到臺灣。曾就讀淡江大學,後為畫家、作曲家、民歌歌手,被譽為“中國鮑比·迪倫”,也與胡德夫、楊弦被共尊為臺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催生者。
1976年12月,在淡江文理學院一場校內“西洋民謠演唱會”上,李雙澤登臺時向觀眾提出疑問,“全世界年輕人喝的都是可口可樂、唱的都是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隨後開始演唱普通話和閩南語民謠,此舉被稱為“淡江事件”。
1977年9月10日,李雙澤在淡水鎮興化店海灘因拯救溺水的外國遊客而淹死,年僅28歲。“淡江事件”後至意外逝世前,李雙澤不斷創作,用自己的語言來貫徹“唱自己的歌(相對於唱外文歌曲)”,掀起上世紀70、80年代整個臺灣校園民歌的流行風潮。
當日會上播放了紀錄短片《尋覓李雙澤》。片中李雙澤的好友們通過回憶的長河,借著李雙澤重溫臺灣的上世紀70年代。
紀念會上,李雙澤當年好友王津平還説起一首李雙澤“沒有給大家唱過的歌”。他回顧,李雙澤住在我家時,每次跟我一起出來下山,遠望臺灣海峽,他總是會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他邊回顧邊不由得唱起來,與會人們也都隨聲合唱“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處處都有明媚的陽光。”
臺灣“唱自己的歌”運動的發起者、組織者、演唱者,歌曲《美麗島》、《少年中國》的原唱楊祖珺也回憶起“淡江事件”。她説,當時李雙澤的一聲吶喊震撼了一統校園的美國旋律,但唱英文歌的楊祖珺相當不服氣:我想唱中國歌,可大多數的歌曲都在30年以上了,我們自己的歌在哪?
談起當年的往事以及如今花費時間精力做李雙澤相關紀錄片,楊祖珺説,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海峽兩岸年輕人都了解那個年代,以及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即使意見不一,也可以一起並肩作戰。“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精神。”
校園歌曲在臺灣又稱民歌、歌謠,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臺灣各大學校園,用中文創作,內容貼近民眾生活,體現民族意識和現實的思考,因此被稱為“民歌”。但這種“民歌”不同於傳統意義上民間流行的各類型民歌,有研究者又將其稱為“校園民歌”或“校園歌曲”。(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