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東北溫榆河畔,五幢還未修復完工的徽派民宅坐落在30畝大小的院落中。北京不算暴烈的陽光下,婉約的南方古建經歷春秋,顯現出當年的模樣。
臺灣人詹富華稱自己“工頭”,他在古建園裏一待就是十多年,20位老師傅們在其帶領下,用最古老的手法,讓這些搬了家的房子“修舊如舊”。
2003年,作為古董傢具商的詹富華偶然來到江西婺源,看中一幢即將拆毀的徽派民宅,幾經週折後以4.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隨後請當地工人將全木質結構的古宅分拆、零件編號,並悉數運回北京。
接下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他在安徽、江西多地買下逾百套古宅,挪至京城,再請老師傅們用古法修復。
徽派古建最具特色的是鬥拱,木製榫卯結構組建房屋不帶一根鐵釘,雙門頭四梁四柱使白磚黑瓦在徽州煙雨中佇立百年。遺憾的是,現代工藝很難代替老方法,這門亙古的修復技術正逐漸遠去。
詹富華在婺源買下的第一幢古宅,據稱為當時屋主小妾居住,正房太太刻意將屋內天井改成藻井。詹富華在修復的過程中發現,現代建築早已不需利用天井蓄水,藻井的設計遮住了天光,但在廳堂有六米多的挑高,相當於如今的吊頂,更適合現代人居住。
於是,他在古建修復中,將大量天井改為鬥拱模樣的藻井。時至今日,工匠師傅們將60多套宅子修葺如昨,保留榫卯結構房屋原樣。每完工一幢,師傅們則將成品按序號分解,再次置入倉庫存放。
採訪中,詹富華經常提起,自己是在大陸的老“臺客”。過去20多年,南來北往從修復古傢具到修古建,他也“慢慢成了專家”。而今天站在鬥拱下的,由一個“臺客”變成四個。
因緣際會,詹富華認識了繆茗華等三位長期在大陸生活的臺灣人,大家從事的工作都與文化相關,但分屬文化推廣的不同工種。四人計劃年內于京郊古建園,將古建築保護變成一項文創事業——“未來力場地”。
繆茗華,綽號“喵叔”,這位灰白頭髮的先生退休後接觸到木工,並在古建園不遠處擁有了一家木工店“本意手作”,平日開設從玩具到傢具類的木工課程。店內擁有20余位全職教師,一到週末不少市民便會舉家前往習作。
他透露,“本意手作”還與古建園合作、傳授古建修復技藝,目前正在製作一套雙門頭四梁四柱的徽派古建模型。
“總算有人將傳統木結構房屋變成一項教學題材向年輕人傳授。”詹富華評價,將生僻、複雜的傳統木工呈現給現代人是最困難的,但技術、教育、推廣相結合成為一個系統,這個文創項目才有啟動的可能。
喵叔説,他和詹富華這個年齡段的臺灣人,受惠于幼時所接受教育在中華文化底蘊方面的培養,對傳統中的精華充滿嚮往。現在,四位臺灣人不遠萬里,全身心投入到古建項目,“更是純粹被文化的質感所吸引”。(楊程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