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北7月3日電 題:在臺灣“天燈之鄉”追尋十分幸福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思念轉進小鎮,擺蕩海海人生……夜幕裏,冉冉升起好多天燈,願望用毛筆蘸墨,寫的有豎也有橫……”臺灣歌手楊宗緯婉轉悠揚的一首《天燈》,為臺灣新北市十分小鎮做了最佳注腳。
新北市平溪區是臺灣天燈的起源地,被稱為“天燈之鄉”。美國知名旅遊書出版公司將平溪天燈節、巴西嘉年華遊行、西班牙奔牛節等評選為“此生14個必去節慶”。
為一睹綿延青山中的“天燈之鄉”,記者一早便從臺北車站搭乘臺鐵前往轉机站瑞芳,再換乘平溪線區間火車,前往最著名的十分老街。
坐在五彩斑斕的百年平溪線小火車中,背靠老式車窗,搖搖晃晃。閉著眼睛聽同乘的當地阿公、阿嬤們聊著家長裏短,聽各路遊客不同語言、不同語調地談著旅遊見聞。聽似嘈雜的“市聲”伴著“坑且-坑且”的柴油窄軌小火車聲,亦能讓人心靜如出世“桃源”。
平溪鐵路沿線沒有車水馬龍,只有一條鐵路穿過。鐵軌蜿蜒,似穿越時空隧道,從鋼筋混凝土到老舊木建築,從即時通訊到老郵筒裏慢慢熬的思念。
走出十分火車站,“天燈發源地”五個大字就赫然矗立在老街口。沿著鐵路線兩旁延伸的整條老街被各式天燈包圍。
在十分老街76號名為“天燈王”的店舖中,26歲的胡容容正一邊照顧店舖生意,一邊製作10釐米左右的小天燈。靈巧的手左折右翻幾下,就把一盞已經按比例裁剪並串好串珠的小天燈粘好。
天燈又稱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代諸葛孔明所創。當初為了傳遞軍情,後逐漸傳到民間,成為人們向上天許願祈福的媒介。胡容容介紹説,平溪現在是臺灣唯一可以放天燈的地方。平溪天燈起源十分,所以每逢節日,臺灣民眾都到十分放天燈祈福。元宵節十分放天燈的場景最為壯觀,會有十萬餘盞天燈同時騰空。
出生在十分小鎮的胡容容,18歲因父親離世而接手了祖上傳下來的天燈店。成為了家族産業的第三代掌門人。説到“天燈王”這個店名,胡容容拿出用相框裝裱起來的一張老報紙對記者説,阿公(祖父)胡忠一在1997年設計了約16.8米的大天燈,一舉奪得當年的“天燈王”,因此取名。“天燈王”有四五層樓高,展開後內部面積相當於一個籃球場,要二十幾個人共同手持才能放飛,當時被稱為“平溪二百年來第一燈”。
“阿公專長大天燈,阿爸則主要設計小天燈。”胡容容拿著一個高約10釐米的小天燈説:“我們家的小天燈布料經過特殊處理,與別家不同,買家自己可以繼續在布上寫祝福的字句,不會暈染哦。”
作為第三代“天燈王”店主,“90後”胡容容設計了叮噹貓、憤怒的小鳥、蠟筆小新等個性化卡通天燈和DIY小天燈。“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歡卡通個性天燈,女孩子們則偏愛DIY小天燈。”胡容容的卡通天燈並不是在天燈紙上繪畫,而是另外加紙附在原有天燈上,使卡通天燈放飛時更具立體性。
“從小就看阿爸做天燈,手藝都是阿爸手把手教的。”雖然阿爸胡金峰不幸早逝,但胡容容依然堅強地接過了天燈店,“在十分每天看到很多人送出祝福和願望,相信每個人都能在十分幸福村獲得幸福”。
當年為採煤運輸而興建的靜安吊橋經歷數十載風雨,依舊嘎吱嘎吱地搖著。站在橫跨基隆河的吊橋上,就能看到十分老街上放飛的一盞盞天燈,載著人們“幸福安康”“愛情長長久久”等美好願望升起飄遠。(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